
诸葛亮吊孝简介
该剧取材于《三国演义》孔明哭周瑜典故。诸葛亮在赤壁战后亲赴柴桑口吊唁周瑜,面对东吴伏兵环伺的险境,他以一篇字字泣血的祭文化解危机。剧中展现诸葛亮过人的胆识与智慧,通过三哭灵堂的核心唱段,既表达了对英才早逝的真切痛惜,又暗含联吴抗曹的政治深意。
祭文开篇呜呼公瑾,不幸夭亡如裂帛之声,继而追忆赤壁鏖战的壮阔场景:想当年破曹兵,狼烟扫荡,谈笑间樯橹灰飞长江。当念至从此天下,更无知音时,诸葛亮以水袖掩面,将祭文抛向空中,纸钱纷飞中完成从政治博弈到人性共鸣的升华。东吴将士从最初的剑拔弩张,到最终含泪还礼,展现出超越阵营隔阂的英雄相惜。
越调特有的哭腔在此剧中得到极致发挥,申凤梅饰演的诸葛亮以苍劲醇厚的唱腔,将七分真情与三分机变熔铸于抑扬顿挫的旋律之中。剧中柴桑口本是虎穴地,山人我敢斗胆孤身入龙潭等唱词,既彰显人物胆略,又暗含戏曲特有的程式美学。结尾处东吴撤去刀兵,诸葛亮独立江岸的身影与滔滔江水相映,留下英雄泪尽长江水,化作东风绕战旗的千古绝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