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包公遇后 靳派 5详情
乐亭大鼓《包公遇后》是靳派代表剧目之一,讲述了包拯奉旨陈州放粮途中,夜宿天齐庙时遇盲妇告状的传奇故事。该剧第五段着重刻画包公与李皇后相认的核心情节:通过观容颜辨玉玺验金丸证身份等细节,展现包公从怀疑到确认的审慎态度。剧中运用大量【慢板】【紧板】唱腔,以靳派特有的刀切音唱法演绎包公内心波澜,如见盲妇举止端庄非等闲等唱段,通过顿挫有力的咬字体现人物刚正性格。李皇后十八载冷宫泪流尽的大段反调,采用乐亭大鼓特有的【悲腔】,以颤音和滑音表现凄楚身世。剧中保留传统说唱艺术一人多角特色,徐德恩通过嗓音变化区分包公的浑厚沉着、李后的悲怆哀婉及随从的简捷应答,尤其在辨冤关键处加入三弦轮指技法模拟心跳声,强化戏剧张力。该版本突出靳派唱中有说、说中带唱的艺术特点,将包公铁面无私与人性温情拿捏得恰到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