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夹弦详情
二夹弦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,起源于豫鲁苏皖交界地带,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其名源于主奏乐器四根弦(用四股马尾夹两根丝弦演奏的胡琴),以柔美婉转的三大门(大板、二板、三板)和二八门唱腔著称,融合了黄河号子、船歌、民间小调的韵律。
该剧种表演形式朴实生动,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与历史故事,如《梁祝》《孟姜女》《王定保借当》等经典作品。唱腔中独特的真假声交替技巧,配合坠琴、笙、梆子等乐器,形成撕绫罗、打茶盅、不如二夹弦哼一哼的民间美誉。
随着时代变迁,二夹弦面临严重传承危机。全盛时期曾有南北二百班,处处二夹弦的盛况,如今能完整掌握演奏技艺的老艺人已不足二十人。河南漯河唢呐大师的这次演奏,不仅展现了紧七慢八,六个人瞎抓的乐队配置精髓,更再现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的独特音乐体系。这场演出中,演奏者通过循环换气技法连续演奏长达五分钟的华彩段落,运用滑音、吐音等技巧模仿人声唱腔,将戏曲叙事与器乐表现力完美融合,堪称民间音乐活化石的珍贵留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