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诸葛亮吊孝详情
越调传统剧目《诸葛亮吊孝》取材于三国故事,讲述周瑜亡故后诸葛亮冒险赴江东吊唁的情节。该剧通过柴桑口吊孝的核心事件,展现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形象:他明知东吴设下刀斧阵,仍以哭祭为策略,用真情实感的悼词化解仇恨,最终促使孙刘联盟重固。剧中过江一折的唱腔慷慨激昂,彰显诸葛亮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的胆识;灵堂哭祭长达28句的哭腔垛子板堪称越调绝唱,申凤梅运用独特的鼻音与颤音,将政治家的胸怀与人性化情感完美融合。该剧在表现传统忠义观的同时,创新性地刻画了诸葛亮作为人臣楷模的复杂心理,其三哭周瑜的经典段落既符合历史情境,又赋予人物鲜活的人性光辉,使这部诞生于1963年的剧目成为越调艺术的里程碑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