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伍子胥详情
京剧《伍子胥》取材于春秋时期历史人物伍子胥的传奇故事,通过文昭关鱼肠剑浣纱记等经典折子串联全剧。作品以老生行当为主干,展现了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冤杀而逃亡吴国、借兵复仇的跌宕历程。剧中过昭关一折尤为著名,伍子胥因忧愤交加一夜白头的艺术化处理,通过高亢激越的唱腔与繁复的身段设计,将人物内心煎熬推向高潮。
杨派老生艺术在本剧中得到充分体现,如一轮明月照窗前等核心唱段,运用【二黄慢板】转【原板】的板式变化,结合苍劲醇厚的音色,塑造出悲怆而不失豪迈的人物形象。剧中穿插的吴市吹箫芦中人等典故,既保留传统京剧的叙事特色,又通过武打场面与文戏的交替呈现增强戏剧张力。王珮瑜的演绎注重刻画人物心理层次,从逃亡时的惊惶到复国后的悲凉,通过髯口功、跪步、甩发等程式化表演精准传递情绪。该剧在保持骨子老戏精髓的同时,对舞台调度进行现代化改良,使历史题材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