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鞭打芦花详情
《鞭打芦花》是蒲剧传统经典剧目,源自“二十四孝”中“芦衣顺母”的典故。故事讲述春秋时期,孔子弟子闵子骞幼年丧母,父亲续娶后,继母李氏对亲生二子疼爱有加,却苛待闵子骞。寒冬时节,李氏用芦花为闵子骞缝制冬衣,看似厚实却难以御寒,而给亲子用棉花填充。闵子骞随父外出时冻得瑟瑟发抖,父亲误以为他偷懒,挥鞭责打,不料衣破芦花飞散,真相大白。
闵父悲愤交加,决意休妻。闵子骞却跪地求情,泣道:“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。”其孝心感化继母,李氏悔过自新,从此视如己出,一家人和睦相处。剧目通过“鞭打芦花”这一冲突高潮,展现闵子骞以德报怨、宽厚仁孝的品格,弘扬孝悌与家庭和谐的传统美德。蒲剧版本以激昂的唱腔、细腻的表演著称,尤以“鞭打”场景中父亲由怒转悔、继母从刁蛮到愧疚的情感转折最为动人,凸显了人性向善的主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