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同深处藏着个“猪头戏班”?探班北京最另类戏曲训练营
胡同深处藏着个“猪头戏班”?探班北京最另类戏曲训练营
北新桥胡同拐角处有座褪了色的朱漆门楼,檐角蹲着只憨态可掬的石猪。若不是门楣上歪歪扭扭的猪头戏班四个篆字,任谁都想不到这里藏着京城最生猛的戏曲传承基地。
一、疯癫班主与他的笨功夫
王三爷总趿拉着布鞋蹲在门墩上抽旱烟,花白山羊胡沾着茶水渍。这位班主年轻时在国营剧团唱武生,如今把家传四合院改造成训练场。现在的娃娃学戏太机灵,缺股子拙劲儿。他操着沙哑的京片子,指挥学员顶着青花瓷碗走圆场。
晨功从寅时三刻开始。二十来个学员在露天地里压腿,腊月天呼出的白气混着吊嗓声,惊得屋檐下麻雀扑棱棱乱飞。王三爷独创的猪头功要含着核桃唱《锁麟囊》,说是练舌底功夫,新来的姑娘边唱边掉泪,老学员倒是能含着核桃啃煎饼。
二、戏服堆里长出的新苗子
西厢房改成的服装间像个奇幻宝库。褪色的蟒袍与破洞的箭衣堆成小山,有个染着蓝发的摇滚青年正往朋克皮衣上缝水钻。每周五的即兴创作课,学员们要把传统行头与现代元素混搭,上个月某学员的赛博朋克版钟馗扮相,在短视频平台疯传了二十万点赞。
后院天井里,两个少年在鼓点中翻跟头。穿运动裤的男孩能连做三十个云里翻,却总唱不准西皮二黄;戴眼镜的女生耍翎子堪称一绝,但一开打就顺拐。这里不考级不比赛,期末汇报演出时,台下坐着的可能是京剧名角,也可能是隔壁炸酱面馆的老板娘。
三、在解构中重生的老灵魂
戏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:学《贵妃醉酒》前要先喝二锅头。去年冬天,某学员微醺时即兴改编的电子版海岛冰轮,竟被专业院团编入实验剧目。王三爷常说:老祖宗的东西是坛老酒,得兑点新玩意才醉人。
黄昏时分,胡同里飘起炊烟。戏班厨房的大铁锅炖着猪肉粉条,二十几个猪头围着八仙桌抢食。窗棂外,暮色中的石猪仿佛咧着嘴笑看这群离经叛道的年轻人——他们正用最笨拙的坚持,在抖音时代叩响戏曲的另一种可能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