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北站后花园藏在城市褶皱里的戏曲文化秘境
【探秘北站后花园】藏在城市褶皱里的戏曲文化秘境
师傅,您知道这附近有个唱戏的园子吗?
站在北站出站口的台阶上,我第三次拦住步履匆匆的路人询问。这次终于有位拎着保温杯的大爷停下脚步,布满皱纹的眼睛突然亮起来:你说老戏台那块啊?往东走,看见红墙拐弯就是。
穿过三座玻璃幕墙写字楼,拐过街角的社区菜场,一片朱红色飞檐突兀地闯入视野。墙外公交站台的上班族们低头刷着手机,浑然不觉二十步开外藏着个平行时空——这里就是北站方圆三公里内最奇妙的城市秘境:梨园戏曲主题公园。
说是公园,倒更像被高楼环抱的露天剧场。正中央的仿古戏台铺着褪色的红毯,台前错落摆着几十把竹编椅,几个挽着菜篮的阿姨正用吴侬软语讨论昨晚的越剧选段。沿着青砖步道往里走,九曲回廊里挂着泛黄的戏服,生旦净丑的脸谱浮雕在廊柱上若隐若现,转角处还立着块电子屏,滚动播放着《牡丹亭》的水磨调。
以前这片是铁路职工宿舍。晨练的张伯是公园常客,他说十年前旧城改造时,居民们联名要求保留这个自发的戏曲角。如今每周三、六上午,本地的民间剧团都会来义务演出。上个月公园翻新,特意在假山背后辟出吊嗓子专区,装上了专业隔音墙。
导航软件上搜北站戏曲公园会显示两个结果:一个在站前广场地下商业街,另一个就是我们眼前这个藏在永兴巷深处的真身。建议从北站东出口出发,沿迎宾大道直行800米,在第三个红绿灯右转进入社区小路。若看见墙头探出的杏黄戏旗,门口摆着糖画摊子的地方就到了。
周末下午最是热闹。鬓角花白的老票友带着全套行头来切磋,穿汉服的姑娘对着水袖招式拍照打卡,放学的小学生趴在石桌上临摹脸谱。保安亭旁的自助茶水间常年飘着茉莉香片的气息,偶尔还能遇见退隐的老艺术家来即兴教两段身法。
下次在北站转车时,不妨留出半小时拐进这条小巷。当高铁的轰鸣渐远,丝竹声起时,你会明白为什么本地人管这里叫穿越时空的任意门。
TIPS:
1.每日6:00-22:00开放,免费参观
2.每周三/六9:30-11:30有惠民演出
3.公园西门有共享雨伞和轮椅租借点
4.隔壁永兴面馆的鳝丝面是一绝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