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京城戏曲名角御用卸妆地:传统油彩背后的温柔守护
**探秘京城戏曲名角御用卸妆地:传统油彩背后的温柔守护**
在北京这座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,京剧、昆曲等戏曲艺术的余韵从未消散。台前,名角们以浓墨重彩的妆容惊艳四座;幕后,如何彻底卸去厚重的油彩却是一门学问。对于戏曲演员而言,卸妆不仅关乎皮肤健康,更是对艺术的敬畏。今天,我们就来揭秘几家深得戏曲名家信赖的“御用卸妆地”。
---
**一、梨园胡同的“百年老手艺”——荣春堂**
紧邻前门大栅栏的梨园胡同,曾是京城戏班聚集地。藏在这里的荣春堂,门脸不大,却已有百年历史。推开雕花木门,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杏仁油香气。老板赵师傅是第四代传人,他家的卸妆秘方源自清宫造办处,以苦杏仁油、白蜂蜡为基础,加入金银花、甘草等药材熬制,专卸戏曲油彩。许多老艺术家如京剧名旦李胜素,都习惯演出后直奔这里。赵师傅说:“油彩闷久了伤皮肤,得用温热的卸妆膏慢慢揉开,再用棉纱轻拭,一步急不得。”
---
**二、梅兰芳故居旁的“戏曲护肤坊”**
西城护国寺街的梅兰芳纪念馆旁,有一家名为“兰芳阁”的私人工作室。主理人苏女士曾是国家京剧院的化妆师,深谙戏曲妆容特性。她独创的“三步净颜法”在圈内颇受推崇:先用茶籽油乳化油彩,再以纯露镇静肌肤,最后敷上特制的蚕丝胶原面膜修复屏障。工作室的镇店之宝是一台老式蒸汽仪,据说梅派传人张馨月每次卸妆必用,“热气一熏,毛孔打开,连眼角勾的金粉都能洗净”。
---
**三、798艺术区的“新派国潮卸妆馆”**
年轻人扎堆的798艺术区里,“戏妆实验室”显得格外特别。这家主打“传统卸妆科学化”的店铺,将戏曲卸妆流程拆解成“油溶—水洗—修复”三阶段。自主研发的“牡丹籽油卸妆慕斯”能快速溶解舞台油彩,还推出了便携式卸妆棒,方便演员随身携带。店主是90后北大化学系博士,曾为京剧演员王珮瑜定制过巡演卸妆套装。店内挂着迟小秋的题字:“老规矩碰上新科技,竟成了绝配。”
---
**四、胡同深处的“中医卸妆疗法”**
南锣鼓巷附近的雨儿胡同里,藏着一家名为“净颜堂”的中医馆。这里不卖化妆品,却常年接待戏曲演员。主打的“五枝汤”卸妆法源自《本草纲目》,用桑枝、柳枝、槐枝等熬煮的药汤配合穴位按摩,既能深层清洁,又能缓解长期带妆的皮肤敏感。昆曲名家魏春荣曾感叹:“卸完妆再做次艾灸,比敷十张面膜都管用。”
---
**卸妆亦是修行**
这些看似普通的店铺,承载的不仅是清洁功能,更是对戏曲人台前幕后的呵护。正如一位老生演员所说:“脸上画的是戏,卸下的是角儿,留下的得是干干净净的自己。”下次路过这些地方,或许你能从飘着中药香的门帘后,听见一段未卸尽戏腔的谈笑——那便是北京城独一份的梨园烟火气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