豫剧明珠陨落:青年演员李素娟遇害事件震动梨园界

豫剧明珠陨落:青年演员李素娟遇害事件震动梨园界

2023年深秋的清晨,河南省豫剧二团的排练厅里,那件绣着牡丹纹样的水粉色戏服静静挂在衣架上,却再等不来它的主人。26岁的旦角新秀李素娟在凌晨归家途中遭遇劫匪,永远倒在了距剧团宿舍仅300米的巷口。这个曾以《白蛇传》中断桥一折惊艳中原戏曲节的年轻生命,将未唱完的《穆桂英挂帅》定格成了绝唱。

一、从乡村戏台到省城新星

李素娟的戏曲启蒙始于豫东平原的麦场。在周口市太康县李庄村,12岁的她跟着民间剧团辗转演出,靠帮腔赚取每天10元的生活费。父亲李国富记得,女儿在月光下练云手的剪影,像棵倔强的小白杨。2016年,她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河南艺术职业学院,成为豫剧非遗传承人王素君先生的关门弟子。

在省豫剧二团,李素娟创造过连续演出78场的纪录。去年重阳节,她在郑州大石桥露天戏台连演《花木兰》《朝阳沟》两出大戏,零下3度的寒夜里,观众裹着棉被听完最后一句谁说女子不如男。剧团老琴师张师傅抹着眼泪说:这闺女嗓子带着地气儿,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角儿。

二、血色黎明:艺术与暴力的碰撞

监控录像显示,11月17日凌晨1时23分,刚结束惠民演出的李素娟背着装有头面的蓝色帆布包,在文化路北段被两名男子尾随。目击者称听到她喊了句这是给孩子们买戏服的捐款,随即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。警方在30米外找到染血的珍珠头面,散落的24颗东珠在晨曦中泛着冷光。

这起案件撕开了戏曲人生存困境的伤口。李素娟生前住在没有保安的老旧小区,每晚独自步行回家。豫剧名家汪荃珍痛心疾首:我们培养一个角儿要二十年,毁掉只要二十秒。中国戏曲协会数据显示,近五年有13位地方戏演员遭遇治安事件,其中7人因此中断舞台生涯。

三、梨园悲歌背后的时代之问

遇害前三天,李素娟在朋友圈写道:今天给留守儿童唱《锁麟囊》,有个孩子问薛湘灵为什么要把嫁妆送人。我说,戏曲教人守住心中的善。这条动态现在成了艺德教育的鲜活教材。郑州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发现,基层戏曲演员月均收入不足5000元,70%没有工伤保险。

案件告破后,中原梨园界发起素娟护苗计划,为2000余名青年演员购置定位报警器,并与网约车平台合作开通戏曲专线。在12月5日的追思会上,李素娟的师妹们重演《穆桂英挂帅》,当唱到有生之日责当尽时,戏台两侧突然亮起53盏莲花灯——正是她短暂生命绽放的年岁。

这个冬天,郑州人民公园的戏迷自发组织守夜人队伍,举着送戏曲人平安归家的灯牌,照亮每个散戏的深夜。或许正如豫剧《程婴救孤》所唱:悲歌未必都是泪,化作春雨润新枝。李素娟用生命叩响的警钟,正在唤醒对传统文化守护者的珍视。当大幕再次拉开时,那些传承千年的水袖功、吐火绝技,不该在黑暗中独行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