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综艺破圈记:当百年戏腔撞上流量密码

戏曲综艺破圈记:当百年戏腔撞上流量密码

2023年中秋晚会,王珮瑜与虚拟偶像洛天依的跨次元京剧表演在B站掀起弹幕狂欢。这并非个例,曾经被视为老年艺术的传统戏曲,正在综艺舞台上绽放出令人惊艳的青春面孔。从明星跨界学戏到戏腔改编流行歌曲,戏曲综艺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叩开年轻人的心扉。

一、流量明星变身戏曲学徒

北京卫视《最美中国戏》让观众看到了明星卸下光环的真实模样。当红小花旦宋轶为学昆曲《牡丹亭》的水袖功,在排练厅摔了27次;相声演员孟鹤堂苦练京剧《定军山》的靠旗功,后背被勒出紫痕却坚持完成直播表演。这种自虐式的戏曲修行,在抖音衍生出原来戏曲这么难的话题,播放量突破3.2亿次。

湖北卫视《戏码头》另辟蹊径,将戏曲与悬疑剧情结合。新编京剧《聂小倩》采用全息投影技术,让程派青衣与数字特效共舞,微博话题当倩女幽魂遇上京剧连续三天霸榜热搜。这种影视化表达让95后观众直呼:原来戏曲可以比网剧还带感!

二、老戏骨变身综艺新宠

72岁的裴艳玲在《擂响中华》舞台表演河北梆子《钟馗嫁妹》,单腿独立完成朝天蹬绝活,被网友制成戏曲奶奶暴击小鲜肉的对比动图疯狂传播。弹幕里飞过成片的给大佬跪了,年轻观众在震惊中重新认识了戏曲演员的硬核实力。

陕西卫视《秦之声》的编导团队深谙新媒体传播之道。他们将华阴老腔与摇滚乐混搭,老艺人们抱着月琴唱起《给你一点颜色》,这段表演在快手平台获得280万点赞。评论区里00后留言:这波文化输出我服,比电音还上头!

三、戏曲综艺的破壁密码

这些爆款节目不约而同地抓住了Z世代的审美G点:在爱奇艺《国风美少年》中,鞠婧祎将黄梅戏《女驸马》改编成电子国风版本,戏腔混搭EDM的创意让歌曲登上QQ音乐飙升榜首位。制作人坦言:我们不是在颠覆传统,而是在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。《叮咯咙咚呛》走进田间地头,记录京剧名家收徒全过程。当看到00后学员在皖南祠堂跟着师傅喊嗓子,观众突然意识到:那些曾在庙会戏台绽放的艺术,正在短视频时代找到新的生存土壤。

从电视荧屏到手机屏幕,戏曲综艺的进化史恰似一面多棱镜,折射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无限可能。当95后观众开始用戏腔创作古风歌曲,当京剧脸谱成为国潮设计元素,我们欣喜地发现:戏曲从未老去,它只是换上了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。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振,或许才是戏曲综艺火爆的真正密码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