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真功夫:那些让角儿都冒冷汗的要命戏
梨园真功夫:那些让角儿都冒冷汗的要命戏
梨园行当里常说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句话在那些被称为要命戏的剧目面前,绝非虚言。这些戏码像一把锋利的天平,既衡量着演员的技艺斤两,也考验着他们对传统的敬畏之心。它们有的需要演员在方寸戏台上飞檐走壁,有的要在一把折扇里藏尽人间悲喜,更有的在轻吟浅唱间把心肝都揉碎了给你看。
一、武戏的生死场
《三岔口》里漆黑一片的摸黑打斗,堪称武生行当的试金石。两位演员要在灯火通明的戏台上,用肢体语言演绎出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室缠斗。每个动作都要严丝合缝,多一寸则穿帮,少一分则露怯。武生名家张世麟曾说:这出戏演完,里衣能拧出水来。
《挑滑车》里的高宠,身扎大靠头戴翎子,要在连续二十多个鹞子翻身后,还能稳稳当当地来一个朝天蹬。这出戏的功夫全在腰腿上,老辈艺人练功时要在八仙桌下翻跟头,稍不留神就是头破血流。如今能完整拿下这出戏的武生,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。
武旦行当的《扈家庄》,把花旦的娇俏与刀马旦的英气熔于一炉。扈三娘既要耍弄双刀如穿花蝴蝶,又要在圆场中走出步步生莲的仪态。当年宋德珠先生为练这出戏,在寒冬腊月里穿着单衣练功,把院子里的积雪都踏成了冰面。
二、文戏的炼心诀
昆曲《牡丹亭》里游园惊梦一折,杜丽娘的水袖要舞出三月柳絮的缠绵,唱腔要含着春闺少女的幽怨。梅兰芳晚年回忆,为揣摩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神韵,他盯着自家花园的残荷看了整整三天。
程派名剧《锁麟囊》中春秋亭一折,薛湘灵要在十八分钟的唱段里完成从娇嗔到悲悯的转变。程砚秋大师设计唱腔时,把传统二黄腔揉碎了重组,创造出如寒泉呜咽的独特声腔。如今能唱出那份人世冷暖的演员,非得有十年以上的程腔功底不可。
川剧《情探》里的阴阳告,焦桂英的鬼魂要踩着三寸高的跷鞋,在【红衲袄】曲牌中唱出九转回肠的恨意。已故川剧大师阳友鹤演这出戏时,能把水袖甩出三尺白绫的质感,观众说那袖子里藏着真魂。
三、绝技的生死关
秦腔《钟馗嫁妹》里,钟馗要在酒醉步法中完成喷火绝技。演员嘴里含着松香粉,对着火折子猛吹,火苗的长短全凭气息控制。老艺人传艺时总要叮嘱:这口气要含着三分留七分,就像做人不能把话说尽。
晋剧《小宴》中的翎子功,吕布头上的两根雉鸡翎能听话得像活物。要翎子直立表达暴怒,要单翎颤抖表现犹疑,这些技巧全靠后颈肌肉控制。丁果仙大师练功时,在翎子上拴铜钱,动辄就要顶着小半斤的重量走圆场。
豫剧《抬花轿》里的轿夫绝活,四个龙套要走出十六种步法。前弓后箭的登山步,左右摇晃的醉酒步,最绝的是能走出轿子上下坡的颠簸感。陈素真大师排这出戏时,让演员在条凳上练了三个月的基本功。
这些戏码像一面照妖镜,照见的是戏曲艺术最本真的模样。它们不需要炫目的灯光特效,不依赖华丽的服装道具,凭的全是演员身上实打实的功夫。在这个追求速成的年代,这些要命戏的存在,恰似一剂醒脑的良药,提醒着我们:有些艺术,急不得;有些传统,丢不得。当剧场里的年轻人又开始为这些老戏叫好时,我们或许能看到传统戏曲真正的春天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