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哼这几段你才算真正入了戏曲的门!
会哼这几段你才算真正入了戏曲的门!
戏曲这汪深潭,多少人站在岸边张望却不敢下水。其实要领略戏曲之美,不需要先啃下整本《牡丹亭》,也不必急着描眉画眼扮上全妆。学会这几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腔,就像拿到了打开戏曲大门的金钥匙——且看这把钥匙上镌刻着怎样的绝妙韵律。
**第一把钥匙:贵妃醉酒的百转千回**
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唱腔响起时,连空气都会泛起月光。梅派青衣的这段四平调,每个拖腔都像贵妃手中的金扇,轻轻一抖就抖出千般情愫。学这段最妙的是能体验戏曲特有的声断气不断,看似断句处气息仍在流转,恰似醉眼朦胧中的万千思绪。初学时不妨对着镜子练兰花指,指尖流转间,大唐的月色就漫过了你的眉梢。
**第二把钥匙:梁祝化蝶的吴侬软语**
越剧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里的十八相送,江南烟雨都酿进了唱腔里。尹派小生的咬字带着书生特有的清朗,傅派花旦的转音又似女儿家的欲说还休。这段对唱最宜男女对学,当过了一山又一山的唱词从喉间滑出,你会发现越剧的韵律竟与江南评弹有着血脉相通的曼妙,连呼吸都染上了莲叶的清香。
**第三把钥匙:天仙配里的泥土芬芳**
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一开腔,黄梅调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。严凤英的唱法藏着采茶女的灵巧,尾音轻轻一挑,像山泉跃过青石。这段经典对唱没有复杂的板式变化,正适合初学。练到兴起时,不妨抄起条毛巾当水袖,转身的刹那,恍惚看见七仙女正把彩绸抛向人间。
**第四把钥匙:谁说女子不如男**
豫剧《花木兰》选段如黄河奔涌,常香玉的唱腔带着北方的飒爽。学这段最过瘾的是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甩腔,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鼓面上。练功时记得挺直腰板,把丹田之气提到胸腔,当这女子们哪一点儿不如儿男唱出口时,保准你浑身透着穆桂英挂帅的英气。
**第五把钥匙:游园惊梦的千年风雅**
昆曲《牡丹亭》的皂罗袍是绕不开的必修课。别看水磨腔婉转,初学时要像雕玉般细细打磨每个字音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七个字,藏着平上去入的万千气象。晨起对着满窗春色轻吟,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杜丽娘在唱,还是六百年的曲笛在替你诉说心事。
这些经典唱段,就像戏曲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。当你把钥匙插进戏韵的锁孔,听见咔嗒一声的瞬间,生旦净丑的悲欢离合、唱念做打的气韵风流,都将化作你血脉里流淌的文化基因。何不现在就选一段开嗓?说不定下个转角,就能遇见和你对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知音人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