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戏台风云录:梨园行当里的角儿与幕后英雄

北京戏台风云录:梨园行当里的角儿与幕后英雄

京城戏台从不缺角儿。

红氍毹上的生旦净丑,在锣鼓点中次第登场。北京京剧院里,花脸行当的孟广禄一张口就是雷霆万钧,《铡美案》里的包公扮相不怒自威,铜锤花脸的丹田气能穿透长安大戏院的穹顶。程派青衣迟小秋在《锁麟囊》里的一折春秋亭,水袖翻飞间把薛湘灵的命运起伏演得入木三分。

昆曲舞台上,北方昆曲剧院的魏春荣踩着云步登场,《牡丹亭》的杜丽娘在游园惊梦间,眼波流转处尽显闺门旦的婉约。她与邵峥的搭档被戏迷称作活着的传奇,这对黄金组合在《长生殿》里演绎的唐明皇与杨贵妃,连演二十余年仍场场爆满。

新生代演员正在改写梨园传奇。北京京剧院的郭玮在《穆桂英挂帅》中扎靠登场,这位90后刀马旦能连翻二十个鹞子翻身,谢幕时汗透重衫却依然英姿飒爽。张建峰在《四郎探母》里饰演杨四郎,老生唱腔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,谢幕时戏迷的喝彩声能把手机屏幕震得发烫。

幕后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铭记。琴师赵建华操琴四十年,手里的京胡能辨出角儿们最细微的气息变化。盔箱师傅老李头守着十八口衣箱,凤冠上的点翠掉了一片,他能用老手艺补得天衣无缝。这些幕后匠人用毕生心血守着梨园行的规矩,让每出戏都透着皇城根下的讲究。

长安大戏院的夜场大幕落下时,戏迷们仍围在后台出口不愿离去。他们知道,这些在台上演绎悲欢离合的角儿们,卸了妆也要挤地铁回家。正是这份市井烟火气与舞台仙气的交融,让北京戏曲始终跳动着鲜活的时代脉搏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