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是中国戏曲的下一张名片?北京戏曲学院宝藏女孩大起底!
谁是中国戏曲的下一张名片?北京戏曲学院宝藏女孩大起底!
北京胡同深处飘来婉转的戏腔,中国戏曲学院练功房里,一群00后姑娘正在为千年戏曲注入青春活力。她们不是活在滤镜里的网红,而是用十年功换来台上一分钟的戏曲传承人,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惊艳梨园圈的宝藏女孩。
**【刀马旦新星】林小棠:中戏练功房的拼命三娘**
清晨五点的中央戏剧学院练功房,总能看到一个绑着大靠练圆场的马尾辫姑娘。来自京剧世家的林小棠专工刀马旦,别人练十遍的鹞子翻身,她非要练三十遍才肯罢休。去年在长安大戏院《穆柯寨》中,她一袭白袍银枪惊艳四座,微博话题最美00后穆桂英阅读量破亿。面对走红,这个山西姑娘只是腼腆一笑:咱学戏的,靠的是身上功夫说话。
**【昆曲学霸】苏清越:未名湖畔走出的闺门旦**
北大昆曲传承计划特招生苏清越,被同学称为行走的《牡丹亭》。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江苏姑娘,既能用吴侬软语唱《游园惊梦》,又能用全英文向留学生讲解水磨腔的发音技巧。她在B站上传的《昆曲妆容教程》播放量破百万,弹幕刷屏:原来戏曲妆不是面具!想学杜丽娘同款点唇!
**【非遗新势力】陈蔓笙:把皮影戏穿在身上的设计师**
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陈蔓笙另辟蹊径,将陕西华县皮影纹样融入汉服设计。她设计的十二生肖皮影马面裙成为国风爆款,直播间里一边展示服装细节,一边讲解《火焰驹》的皮影操作技巧。网友戏称:这是把非遗穿成了移动博物馆!
这些姑娘们的故事里,没有娱乐圈的番位之争,只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持。当她们描上凤眼、吊起水袖,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与优雅,恰是千年戏曲文化最美的注脚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网红,而是这些用青春守护文化根脉的新角儿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