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弟结婚选戏曲?这份戏单让喜宴更有味儿!

表弟结婚选戏曲?这份戏单让喜宴更有味儿!

最近表弟的婚事定在腊月二十八,全家老小都忙着张罗。舅妈特意打电话来:你文化人,快帮想想婚礼上放什么戏曲好?这一问倒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那场土味婚礼——司仪全程放《大出殡》选段,满堂宾客憋笑憋得脸通红。选对戏曲可不只是放个背景音这么简单,这里面藏着大学问呢。

一、选戏如选婚服,讲究个门当户对

去年参加同学婚礼,新娘家是江苏人,现场放了段越剧《春香传》里的爱歌,新郎官东北小伙儿愣是听成了哎哟我的妈。这事儿提醒我们,选戏得先看地域。江浙沪一带的婚宴放《红楼梦》的金玉良缘,吴侬软语听着就熨帖;北方人家办喜事,来段豫剧《抬花轿》里的三起轿,那唢呐吹得人心都跟着颤悠。

新人要是梨园世家,可得玩点特别的。去年北京有对京剧票友结婚,新人亲自扮上《龙凤呈祥》里的刘备和孙尚香,凤冠霞帔往台上一站,比穿婚纱还惊艳。不过普通人家倒不必这么讲究,选些耳熟能详的喜庆段子最保险。

说到禁忌,真得长点心。有位老舅爷非要在婚礼上放《西厢记》长亭送别,说是要显文化,结果新人父母脸都绿了——这不咒小两口分离吗?像《梁祝》这种凄美故事,再经典也万万不能碰。

二、这些黄金曲目闭眼选都不会错

《龙凤呈祥》必须排在榜首。这出戏本就是为婚庆量身定制的,刘备过江招亲的典故,配上洞房一折的笙箫齐鸣,热闹得能把房顶掀了。去年参加婚礼,看到新人交换戒指时放这段,老辈人都在底下跟着打拍子。
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堪称国民级婚庆BGM。我表姐结婚时,七十岁的姑奶奶拄着拐杖都要跟着哼两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,那场面温馨得让人鼻酸。这段旋律朗朗上口,特别适合做退场音乐。

昆曲《牡丹亭》的游园惊梦选段,适合讲究仪式感的新人。去年上海有对新人把婚礼办成了沉浸式戏剧,杜丽娘的水袖拂过宾客肩头,真真是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。不过得注意改编,原词里良辰美景奈何天稍显哀婉,可以请剧团稍作调整。

三、老戏新唱才够潮

见过最绝的创意是把戏词融进誓词。朋友婚礼上,新郎官单膝跪地来句京剧念白:娘子——你看这红烛高照,恰似俺一片赤诚!新娘用越剧腔接道:官人呐——从今后双宿双飞不羡仙。满堂喝彩声差点掀翻屋顶。

现在年轻人流行汉服婚仪,正好配戏曲元素。去年杭州有场婚礼,新人穿着明制婚服,入场时八个傧相踩着京剧武生的矮子步开道,既传统又俏皮。婚礼督导还准备了戏曲脸谱样式的喜糖盒,宾客抢着拍照发朋友圈。

要是预算充足,可以请专业剧团做定制演出。苏州有对新人把《牡丹亭》改编成自己的爱情故事,杜丽娘变成了留学归来的设计师,柳梦梅成了IT工程师,中场还穿插昆曲版《今天你要嫁给我》,既保留了水磨腔的婉转,又添了现代气息。

说到底,戏曲在婚礼中的妙用,就像老茶配新盏——既要保留传统的醇厚,又要契合现代人的口味。记得前年参加农村婚礼,新人拜堂时放的是晋剧《打金枝》选段,八十岁的太奶奶突然站起来中气十足地跟唱,那一刻,仿佛看见传统文化在红盖头下眨着眼睛偷笑。所以啊,选戏不在多,贵在那一嗓能唱进人心坎里的韵味儿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