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里的手足情:那些鲜为人知的表兄弟故事
戏曲里的手足情:那些鲜为人知的表兄弟故事
在梨园春色中,兄弟相争、手足相残的戏码总令人扼腕,但在戏文褶皱里,还藏着几段别样的表亲故事。这些故事不似《赵氏孤儿》般悲壮,却像三月细雨浸润的江南小巷,别有一番人间烟火气。
一、市井巷陌的烟火情
绍兴莲花戏《乌篷摇梦》里有对表兄弟堪称市井活宝。表哥阿庆在码头当纤夫,表弟阿贵在茶楼跑堂。每逢初一十五,阿贵总要揣着客人剩下的茴香豆,沿着青石板路跑到渡口。两人就着黄酒,把码头上的新鲜事嚼得脆响。有年发大水,阿庆为救货船被激流卷走,阿贵硬是举着油纸伞在渡口守了七天七夜。这段故事里没有金戈铁马,倒把市井小民的肝胆照得透亮。
在闽南高甲戏《荔枝红》中,表兄阿海是荔枝园的把式,表弟阿土却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。那年荔枝遭了虫害,阿海顶着毒日头捉虫,阿土却偷了当票要卖祖传的锄头。后来官府征丁,阿土要被拉壮丁时,竟是阿海顶了他的名字。直到阿海瘸着腿回乡那日,阿土才抱着那柄没卖掉的锄头哭倒在荔枝树下。
二、江湖风雨中的照应
川剧《巴山夜雨》里的表兄弟堪称绝配。表哥是袍哥会仁义堂的掌旗,表弟却是读书人。那年官府围剿,表哥为护弟兄们突围身中三枪,表弟冒死扮作郎中进城买药。最惊险处,表弟在城门口与官兵周旋,生生把金创药裹在祭奠亡母的纸钱里带出城。袍哥切口与四书章句在戏里碰撞,倒撞出段啼笑皆非的兄弟情。
黄梅戏《徽商谣》中的表兄弟走得更远。表哥押着茶船下汉口,表弟揣着算盘跟船当账房。过鄱阳湖遇风浪,表弟死死抱着账本不撒手,表哥却把最后块烧饼掰成两半。后来在汉口码头,表弟为护货船跟地头蛇周旋,表哥抄起扁担就要拼命。那出扁担对钢刀的戏码,至今仍是黄梅戏班的看家武戏。
三、庙堂内外的守望
昆曲《玉簪记》有对特别的表兄弟。陈妙常的表兄潘必正是赶考书生,表弟张孝祥却是抗金名将。那年张孝祥镇守襄阳,潘必正绕道三日只为捎去表姐手抄的《金刚经》。城头月色里,张孝祥抚着经卷笑道:表兄这迂腐书生,倒比十万金兵更难对付。后来襄阳城破,潘必正冒死收殓表弟尸骨,那出《拾骨记》唱得满城百姓落泪。
京剧《锁麟囊》里的薛湘灵与表兄更是传奇。薛家遭难时,表兄周廷训明明中了进士,却挂冠回乡,扮作私塾先生照拂表妹。最绝的是每年清明,他总要在薛家老宅前演半出《牡丹亭》,因为表妹幼时最爱杜丽娘游园那段。后来薛湘灵夫家平反,周廷功却悄悄收拾行囊继续云游去了。
这些戏文里的表兄弟情,不似桃园结义那般惊天动地,倒像老茶碗底的茶垢,经年累月才见真章。台上水袖翻飞间,市井烟火与江湖风雨交织,道尽了中国戏曲里最接地气的手足情。下次进戏园子,不妨细听那锣鼓点里的家长里短,或许就能撞见某对表兄弟正在戏台上演着人间冷暖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