锣鼓喧天喜上眉梢——传统戏曲中的开心密码
锣鼓喧天喜上眉梢——传统戏曲中的开心密码
江南水乡的石板路上,谁家新媳妇回门时哼着婉转的黄梅调?京城戏楼里,花旦甩着水袖唱起西皮流水,台下满堂喝彩。中国传统戏曲里藏着无数令人会心一笑的欢乐密码,这些跨越时空的欢歌,至今仍在剧场内外绽放异彩。
一、梨园春色闹纷纷
海岛冰轮初转腾,见玉兔,玉兔又东升,梅派经典《贵妃醉酒》开场时,杨玉环眼波流转间尽是娇羞喜色。旦角踩着细碎的云步,指尖兰花轻颤,把待见君王的雀跃演绎得入木三分。待到听闻君王爽约,那醉酒后的嗔怒与哀怨,更衬得前番欢喜如昙花一现。
越剧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的十八相送堪称戏曲界的欢乐颂。祝英台假借九妹自许姻缘,梁山伯憨态可掬浑然不觉。两人在十八里山路上你唱我和,折扇开合间尽是小儿女的狡黠与天真。这段载歌载舞的经典对唱,让悲剧故事里透出暖心的亮色。
二、水磨腔里笑春风
您可听过黄梅戏里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?董永与七仙女在槐荫树下互诉衷肠,清新质朴的唱腔里飘着泥土芬芳。演员眼眉带笑,虚拟的挑水动作配合轻快的锣鼓点,把男耕女织的田园之乐化作绕梁三日的欢歌。
昆曲《牡丹亭》游园惊梦中,杜丽娘初见春光的刹那最是动人。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一句,闺门旦以气若游丝的嗓音唱出,配合突然加快的小锣声,将少女初见天地大美的惊喜刻画得淋漓尽致。那欲说还休的眉眼官司,恰似春风拂过含苞的海棠。
三、梆子声里乐开怀
豫剧《七品芝麻官》里,丑角唐知县摇着折扇登场: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沙哑的嗓音配着夸张的身段,活脱脱一个诙谐的清官形象。当他在公堂上智斗诰命夫人时,那抑扬顿挫的唱腔里裹着民间智慧,逗得观众前仰后合。
北方的评剧《花为媒》更有妙趣,张五可花园报花名时,脆生生的唱腔如珠落玉盘。一句玫瑰花开香又美,配合抛帕、转身的俏皮动作,把待嫁姑娘的娇羞与得意演得活灵活现。这种源自市井的幽默,至今仍在茶馆戏楼里引发阵阵笑声。
从宫廷雅乐到市井小调,从水袖翩跹到丑角插科,中国传统戏曲将人世间的欢喜化作绕指柔。这些流淌着欢乐因子的经典唱段,既是古人留下的情绪密码,更是今人触摸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。当戏台灯火再亮,且让我们静听那穿越时空的欢歌笑语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