锣鼓点里藏欢颜:戏曲中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妙词
锣鼓点里藏欢颜:戏曲中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妙词
锣鼓喧天,红绸翻飞,舞台上旦角眼波流转,一句唱词未出口,台下观众已嘴角上扬。戏曲艺术中那些描摹喜乐的唱词,恰似江南园林的漏窗,看似寻常词句里暗藏机锋,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人间至乐。这些流淌着欢愉的曲词,既是传统文化的密码本,更是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。
一、吉日良辰的咏叹
《龙凤呈祥》中孙尚香出嫁时的唱段堪称经典:红烛高烧映画堂,珠围翠绕麝兰香。今朝得配英雄将,好似织女会牛郎。短短四句,用红烛、珠翠铺陈喜庆氛围,英雄将暗合女儿家的倾慕,织女会牛郎的比喻既通俗又雅致。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,让喜庆之情跃然纸上。
越剧《追鱼》中鲤鱼精化作人形时的唱词更是妙趣横生:今日里穿红着绿真娇艳,巧梳妆打扮好似天仙。菱花镜照我芙蓉面,哪像当年鲤鱼精。用穿红着绿的直白欢喜与芙蓉面的含蓄美态交织,妖精初尝人间喜乐的憨态令人忍俊不禁。
二、久别重逢的欢欣
昆曲《牡丹亭》杜丽娘还魂后与柳梦梅相会的场景,唱词如珠落玉盘: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,是答儿闲寻遍。在幽闺自怜。这般文雅的词句中,闲寻遍三字道尽重逢的急切,幽闺自怜又与眼前欢聚形成强烈对比,悲喜交织间更显真情可贵。
黄梅戏《天仙配》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已成经典意象。董永与七仙女的对唱:随手摘下花一朵,我与娘子戴发间,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,夫妻双双把家还,用白描手法将劳动人民的质朴喜悦刻画得入木三分,田间地头的寻常景物都化作浓情蜜意。
三、夙愿得偿的酣畅
京剧《穆桂英挂帅》出征前的唱段豪气干云: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,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。金鼓画角的听觉冲击与壮志凌云的视觉想象相激荡,女将军的豪迈喜悦穿透时空。这种以声写情的手法,恰似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的笔意。
评剧《花为媒》中张五可的报花名堪称一绝:春季里风吹万物生,桃花艳李花浓杏花茂盛。用艳、浓、茂盛三个递进的形容词,将少女怀春的隐秘欢喜化作满园春色,比直抒胸臆更显娇俏灵动。
从宫廷雅乐到市井小调,戏曲中的喜乐唱词始终遵循着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。这些历经千锤百炼的词句,既是古人情感智慧的结晶,更是今人触摸传统文化的桥梁。当水袖扬起、鼓板轻敲,那些流淌在血脉中的欢愉记忆,便随着珠圆玉润的唱腔重新苏醒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