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秀李媛媛:北京戏曲学院的传承者与破局者

**梨园新秀李媛媛:北京戏曲学院的传承者与破局者**

在北京戏曲学院绿瓦红墙的教学楼间,总能看到一个扎着练功辫的身影——李媛媛,这位被师生们称为“小冬皇”的京剧表演系学生,正用属于Z世代的独特方式,在传统戏曲的沃土中开出一树新花。

**十年磨一剑:胡同里走出的京剧苗子**

2002年生于西城胡同的李媛媛,幼时便与京剧结下不解之缘。祖父是京城票友圈里有名的京胡琴师,每逢周末,不足十平米的四合院东厢房总会传出《定军山》的唱段。六岁那年,她踩着板凳偷穿奶奶的彩鞋,跟着收音机里的程派唱腔学起了《锁麟囊》,被回家的父亲撞个正着。这个画面,成了全家支持她报考戏校的契机。

在北京戏曲学院附中求学期间,李媛媛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天赋。2018年央视戏曲频道《青春戏苑》节目中,时年16岁的她以《穆桂英挂帅》选段技惊四座,其“靠旗出手”绝活连续踢回六杆银枪的录像,至今仍在B站戏曲区保持着百万播放量。

**守正创新:校园里的跨界实验**

进入北京戏曲学院本科后,李媛媛开始探索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。在导师、著名程派传人张火丁的鼓励下,她主导的“戏曲新媒体实验室”诞生了多个爆款作品:将《春闺梦》水袖与现代舞融合的短视频登上抖音热榜;用AI修复技术重现梅兰芳《天女散花》原版戏服的数字藏品,在年轻戏迷中引发收藏热潮。

2023年毕业大戏《新锐》中,她身兼主演与编舞,把AR技术融入《白蛇传》的“水漫金山”场景。当虚拟水幕与真实踢枪在舞台上交相辉映时,台下二十余家院团负责人集体起立鼓掌——这出实验剧目已收到国家大剧院等七个机构的巡演邀约。

**破圈之路:流量时代的文化摆渡人**

李媛媛的抖音账号“媛来如此”有组特别数据:98万粉丝中,35岁以下占比82%。她创造的“地铁速成京剧妆”挑战赛,让五分钟变装青衣话题播放量突破3亿次。在中国戏曲学院与字节跳动联合举办的“抖戏计划”中,她带领团队开发的戏曲换脸小程序,让百万网友体验了数字化勾脸的魅力。

但流量从未动摇她的根本追求。每个周末,她仍会雷打不动出现在昌平农民工子弟学校,带着孩子们用矿泉水瓶练水发声,用旧报纸折状元帽。“京剧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”,李媛媛常说,“我们要做的是让传统活在当下”。

这个九月,李媛媛将作为北京戏曲学院首位“非遗传播特培生”继续深造。她的书案上,除了《京剧流派唱腔研究》,还摆着《数字影像技术原理》——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,这位00后京剧人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承故事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