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深处有真意——记京剧名旦欧阳慧兰
梨园深处有真意——记京剧名旦欧阳慧兰
北京前门大街的胡同里飘来一缕若有若无的吊嗓声,这声音穿过青砖灰瓦,惊醒了屋檐上的铜风铃。老戏迷们都知道,这是欧阳慧兰在晨课练功了。
欧阳家世代梨园,祖父是民国年间红极一时的武生,父亲在样板戏时期改编过《杜鹃山》。慧兰五岁开蒙,先学老生后攻青衣,十二岁登台唱《四郎探母》,稚嫩的童音里竟能品出程派唱腔的幽咽婉转,让在场的老票友惊为天人。那年深秋,长安大戏院的暖气片漏了水,她踩着结冰的台毯唱《贵妃醉酒》,一个卧鱼险些滑倒,硬是借着水袖翻飞化险为夷,倒成了戏迷们津津乐道的寒梅卧雪。
1998年赴日演出《白蛇传》,东京国立剧场座无虚席。当演到断桥一折,许仙的日本演员突然忘词,欧阳慧兰临场改唱词,将冤家二字拖了十八拍,水袖如流云般卷起满地落樱,生生把事故唱成了经典。NHK的镜头记录下这传奇时刻,次日《朝日新闻》称她为会呼吸的青瓷。
在戏曲学院任教二十年,她独创的水袖识字法让年轻演员们大开眼界。学生们说,欧阳老师教《锁麟囊》的春秋亭时,能把薛湘灵的每个眼神拆解成二十四节气。去年重阳节,她在陶然亭公园带着票友练《太真外传》,七十岁的老人们跟着她的云步绕湖三圈,竟无人掉队。
如今每逢周末,南锣鼓巷的小剧场里,总能看到身着月白衫子的欧阳老师。她不施粉黛,不戴头面,就着盏盖碗茶给年轻人说戏。有次说到《荒山泪》里张慧珠夜织的戏码,她突然掏出块老怀表:这是我师祖传下来的,当年梅先生在吉祥戏院唱这出,后台就听着这个打更的点儿。表壳上的珐琅彩早已斑驳,滴答声却仍像戏台上的鼓板般清亮。
夜色渐浓时,胡同深处又飘起西皮流水的调门。路过的人驻足细听,那声音时而如昆山玉碎,时而似银瓶乍破,分明是《霸王别姬》里虞姬的剑舞。月光爬上四合院的石榴树,在青砖地上描出个执剑的人影——这位当代名旦,仍在梨园春秋里寻着那亘古未变的气韵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