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戏曲影视化妆江湖指南:别光看广告,这三招教你挑对师傅
北京戏曲影视化妆江湖指南:别光看广告,这三招教你挑对师傅
京城戏曲影视圈流传着一句行话:三分靠演技,七分靠扮相。后海胡同深处藏着戴凤冠的老师傅,798艺术区活跃着玩特效的新锐化妆师,这座古城每天都在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。想在这片江湖里找到真本事的化妆团队?跟着我这老北京戏迷走一遭。
一、看师傅手上有没有老茧
去年在长安大戏院看《霸王别姬》,虞姬的贴片子手艺让我惊着了。戏曲化妆师李金斗老爷子边粘鬓角边念叨:现在年轻人用双面胶,我们那会儿得用榆树皮熬的胶,粘性不够就得重熬。他右手食指关节处的老茧,是四十年贴片子磨出来的勋章。
影视城里的故事更有意思。某古装剧组的特效化妆师小王,为了做出逼真的刀疤效果,愣是在三伏天把自己关在蒸笼似的化妆间调试硅胶。结果主演的伤口在40度高温下没脱妆,他自己倒是中暑被抬了出去。这种较真劲儿,才是好化妆师的通行证。
二、别被网红妆造晃了眼
前阵子某网剧的定妆照惊艳全网,可到拍摄现场就露了馅——贴满水钻的头饰重得演员直不起脖子,飞天造型的飘带在鼓风机下缠成了麻花。真正的好妆造要经得起360度镜头的考验,就像国家京剧院的化妆间,每个行当都有定制工具箱,青衣的水钻用多少克拉都有讲究。
电影《老炮儿》的化妆团队有个绝活:他们给冯小刚化的冻伤妆,连掌纹里的血丝都清晰可见。这种藏在细节里的功夫,可比短视频里那些浮夸的特效妆实在多了。
三、要懂戏更要懂人
去年人艺排《茶馆》,化妆师张姐给每个演员设计妆面前,先拉着人家聊了三天角色。演庞太监的演员本身浓眉大眼,她硬是用阴影膏造出阴柔之气,看得导演直拍大腿。这种本事,可不是看几本化妆教材就能学会的。
更绝的是某次拍年代戏,老化妆师赵叔发现女主角怎么化都显老。他没急着改妆,而是搬来民国月份牌研究了一宿,最后用桃红色眼影搭配珍珠粉,既符合年代感又提气色。这种应变智慧,才是化妆师的顶级修为。
在这行当混迹二十年的老张跟我说:好化妆师得像老中医,望闻问切样样得会。下次您挑化妆团队,别光看作品集多漂亮,得看他们有没有这份把角色种在演员脸上的能耐。毕竟在京城这地界,能经得起胡同大爷毒舌点评的妆造,才算真本事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