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学戏指南|姑娘们钟爱的戏曲课堂都藏在这儿!

京城学戏指南|姑娘们钟爱的戏曲课堂都藏在这儿!

每当走过长安大戏院朱红色的大门,总能听见里头传来婉转的戏腔。北京这座浸泡在戏韵里的古城,藏着不少让姑娘们既能学本事又能过足戏瘾的好去处。且看这份走心攻略,带你探秘京城学戏的N种打开方式。

**【科班正脉】梨园新苗初长成**

想系统修习戏曲艺术的姑娘,中国戏曲学院当属首选。这所戏曲界的黄埔军校,青衣班的教学尤其讲究身段韵律,张火丁工作室定期开设的程派唱腔研修课,能把《锁麟囊》里薛湘灵的婉转唱腔拆解成一招一式。每周三下午的练功房外,总能看到扎着马尾的姑娘们对着镜子反复揣摩云手动作,水袖甩出去的弧度都要拿尺子比划。

**【市井戏班】胡同深处有乾坤**

前门西河沿的正乙祠戏楼里藏着个特别的京剧研习社,这里没有科班的严肃,倒像穿越回了老戏班。教旦角的王老师是梅派传人,总爱拿自己年轻时跑码头演《贵妃醉酒》的经历说戏。二十人的小班里,白领姑娘和退休阿姨共同学走圆场,休息时就着茉莉香片讨论贴片子技巧,窗外的鸽哨声和着胡琴声,别有一番京味儿。

**【文化客厅】转角遇见戏码头**

东城区文化馆的戏曲公益课堪称性价比之王。每月第三个周六的昆曲工坊,北方昆曲剧院的老师会手把手教《牡丹亭》的身段。去年刚毕业的小林在这里认识了票友圈,现在每逢周末就跟着去鼓楼西大街的临水茶楼唱《游园惊梦》,八仙桌上铺开胭脂水粉,倒像是杜丽娘穿越到现代都市。

**【名师雅舍】私房课里悟戏魂**

南锣鼓巷深处的竹影斋颇受文艺青年追捧,程派名家李佩红每周在此开设闺门旦研习班。雕花窗棂隔开市井喧嚣,十来个姑娘跟着老师细抠《春闺梦》里的三寸金莲步法,青砖地上洒落的银杏叶成了天然道具。课后围炉煮茶时,老师还会聊起当年给新凤霞配戏的趣事,听得人恍如置身戏中。

学戏的姑娘们常说,水袖甩出去的是千年文脉,云步踏出来的是人生百态。在这座将传统揉进现代肌理的城市里,无论是想专业深造还是茶余消遣,总能在某个雕梁画栋的转角,遇见属于你的戏曲人生。晨起吊嗓时,别忘了推开窗,让那声海岛冰轮初转腾乘着鸽群,飞过故宫金色的屋脊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