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洛神详情
《洛神》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根据曹植名篇《洛神赋》改编的古装神话剧,首演于1923年。全剧以人神相恋的凄美传说为主线:曹植途经洛川夜宿馆驿,梦中得洛神宓妃赠以玉佩,次日于洛水畔重逢神女。两人借琼琚、玉枕互证前缘,再现了“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”的文学意象,最终因仙凡殊途含泪诀别。
该剧开创性地将文学意境转化为戏曲程式,梅兰芳以长达24句的【西皮导板】接【慢板】唱腔勾勒洛神降临的仙姿,配合独创的“翔鸾舞”“云步”等身段,通过长达七分钟的无声表演仅凭水袖与眼神传递情愫。舞台运用五彩云车、晶帘垂幕等新型布景,在“川上相会”一场更以十二名仙娥组成的舞蹈群像象征“屏翳收风”“川后静波”等神话意象。
作为梅派艺术成熟期的代表作,《洛神》体现了“剧中有舞、舞中有剧”的美学追求。1955年梅兰芳与姜妙香拍摄的彩色电影版本,完整保存了“拾翠”“翔舞”“云车”三大核心场次,其中九旋十八折的托举身段与三米长绸的抛收技巧,至今仍被视为戏曲舞蹈的教科书式范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