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拾子恩仇详情
吕剧《拾子恩仇》以清末民初胶东农村为背景,讲述了一段因收养弃婴引发的两代人爱恨纠葛。富商周善人路遇被弃男婴,不顾夫人反对执意收养,取名周天赐。十八年后,天赐与生父——当年因贫卖子的佃户冯大勇相遇,得知身世后陷入亲情抉择。周家独子嫉妒天赐才干,设计陷害致其入狱。冯大勇为救子顶罪赴死,周夫人临终忏悔揭露真相。天赐历经磨难后放下仇恨,在养母与生母的双重感化下,以德报怨重振家业。
该剧通过拾子-育子-失子-认子的戏剧结构,展现中国传统伦理中生恩不如养恩大的道德命题。剧中雪夜拾婴唱段以【四平调】展现人性光辉,牢房相认运用【反调二板】撕心裂肺,祠堂悔过通过【流水板】完成灵魂救赎。道具百家衣贯穿全剧,既是收养信物,最终化作和解纽带。舞台美术采用写意剪纸风格,将伦理冲突融入胶东民居的窗棂光影之中,形成独具特色的悲剧美学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