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火烧绵山详情
蒲剧《火烧绵山》以春秋时期晋国历史典故为蓝本,讲述了忠臣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,曾在困顿中割股奉君,助其复国后却淡泊名利、携母隐居绵山的故事。晋文公为迫其出山受封,误听谏言下令三面烧山,烈火焚尽山林,介子推与母亲坚守气节宁死不出,最终相拥殉身于柳树之下。剧目通过“割股啖君”“火海葬魂”“血诗谏君”等经典桥段,刻画了介子推忠贞不渝、清廉自守的精神品格,以及晋文公悔恨交加的复杂心理。剧中运用蒲剧高亢悲怆的唱腔与烈焰翻滚的武戏身段,将人性抉择与历史悲剧推向高潮,尤以“火中探母”一折中母子诀别的唱词催人泪下,展现了孝义与家国情怀的激烈碰撞。后人为纪念介子推定“寒食节”的渊源亦贯穿剧情,赋予剧目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