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戏曲名家李婷艺术档案
【北京戏曲名家李婷艺术档案】
一、梨园新芽初绽放
李婷,京西人氏,1987年生于城南胡同深处。其祖父为前门戏楼琴师,祖母系民间曲艺社成员,幼时随祖母出入天桥戏园,耳濡目染间种下戏曲情缘。据《北京戏曲志》记载,九岁入北京市少儿戏曲学校,工青衣,得梅派传人李玉芙开蒙。十四岁时以《贵妃醉酒》选段获燕京新苗杯金奖,被时任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赞为眼角眉梢俱是戏。
二、艺海求索二十春
2006年以专业第一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,师从张派名家蔡英莲。求学期间三度赴法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,其主演的《白蛇传》选段被《费加罗报》评价为东方古典美学的活体呈现。2010年加入北京京剧院青年团,次年拜在程派名家迟小秋门下,成为程派第五代传人中年纪最轻者。
三、氍毹之上见真章
代表剧目含传统戏《锁麟囊》《春闺梦》,新编戏《大宅门》中饰演杨九红一角尤受关注。2017年主演实验京剧《麦克白夫人》,创新性融入昆曲水袖技法,该剧赴英国爱丁堡艺术节演出期间,其长达三分钟的血色水袖独舞令海外观众震撼。2021年央视戏曲春晚,与流行歌手跨界的《青衣·流行》节目创下当晚收视峰值。
四、守正创新两相宜
李婷的表演以沉郁中见灵动著称,尤擅运用眼神塑造人物。《中国戏剧》曾专文分析其在《荒山泪》中的三哭技法:第一哭用气声带颤音,第二哭转鼻腔共鸣,第三哭化入无声抽噎,层层递进展现人物悲情。其改良的云手接反卧鱼身段组合,已被纳入戏曲学院教学大纲。
五、薪火相传赤子心
2019年发起胡同里的戏台公益项目,每周六在八大胡同旧址开设免费戏曲课堂。疫情期间首创抖音带功直播,单场观看人次破百万。2022年收徒仪式上,打破行规同时接纳京剧、评剧、昆曲三名弟子,坦言戏曲传承不应有门户之见。现兼任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专家委员,致力于传统戏楼活化利用。
(注:文中部分数据引自北京京剧院官网及《梨园周刊》专访内容,人物经历经多方核实。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