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蕊:李婷婷的戏曲人生

梨园新蕊:李婷婷的戏曲人生

【楔子】

北京南城胡同深处,总飘着若有似无的吊嗓声。沿着青砖灰瓦寻去,推开朱漆斑驳的院门,正见李婷婷在葡萄架下压腿。晨光透过藤蔓洒在她月白的水袖上,恍惚间仿佛看见杜丽娘踏着春色而来。

一、戏校春秋

1995年深秋,六岁的李婷婷攥着母亲衣角站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门口。招生老师让她模仿《贵妃醉酒》的兰花指,小姑娘却别出心裁摆出穆桂英持枪的英姿,逗得主考老师忍俊不禁。这个倔强的开端,注定了她与传统旦角不同的艺术轨迹。

在戏校的十二年,李婷婷是出了名的戏痴。冬日凌晨五点,她总揣着暖水袋第一个到功房。三伏天里穿着厚底靴练圆场,汗水把彩裤浸透成深蓝色。某次排《天女散花》,为求长绸飘逸,她竟在零下十度的操场练了整宿,次日高烧不退还在比划手势。

二、舞台淬炼

2013年的毕业大戏《白蛇传》,李婷婷在断桥一折中大胆创新。当许仙颤抖着说出娘子时,她突然转身甩出水袖,七尺素绡如惊鸿掠过,在空中划出个破碎的心形。这个即兴动作后来成为她标志性的表演语汇。

某次下乡演出《锁麟囊》,突降暴雨。观众撑伞不肯离去,李婷婷踩着湿滑的台毯照常表演。唱到回首繁华如梦渺时,雨帘中的身影与唱腔竟透出别样苍凉。老戏迷感叹:这丫头把程派的'脑后音'化成了天上的闷雷。

三、守正创新

在短视频平台,李婷婷的《京剧手势密码》系列意外走红。她将兰花指分解为月影浮云垂露三种形态,配合现代舞蹈解说。网友戏称这是东方手语,视频点击量突破千万。

2019年,她参与创作实验京剧《量子青衣》。舞台上,全息投影的虞姬与真人项羽隔空对戏,电子乐混搭西皮流水。首演谢幕时,三十岁的李婷婷向观众深鞠一躬:老戏要新唱,就像梅先生当年带着《贵妃醉酒》漂洋过海。

【尾声】

长安大戏院后台,李婷婷对镜勾完最后一笔眉梢。镜中倒映着密密麻麻的戏迷赠言,有幅书法格外醒目:婷婷袅袅三十载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锣鼓点响起,她轻振罗裙,步步生莲地迈向那道追光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