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蕊绽芳华:走近北京京剧院新秀李婷婷
梨园新蕊绽芳华:走近北京京剧院新秀李婷婷
在长安大戏院的后台,一位身着素白练功服的姑娘正对着妆镜调整头饰,鬓边点翠在灯光下流转着幽幽蓝光。李婷婷轻抿朱唇,随着一声清脆的咿呀吊嗓,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——这个生于1998年的北京姑娘,正以惊人的艺术造诣在京剧界掀起一股青春旋风。
一、从胡同童谣到霓裳羽衣
李婷婷的戏曲启蒙始于东城胡同。六岁那年,胡同口槐树下票友们的《卖水》选段,让她着了魔似的跟着哼唱。父母发现女儿的天赋后,每周三次带她穿越大半个北京城,到陶然亭公园跟京剧名票张春华学身段。初中时,她已能完整演绎《天女散花》的绸带舞,24米长的绸缎在她手中化作流动的云霞。
201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,成为李婷婷人生的转折点。每天五点半的晨功雷打不动,冬日里呵气成霜的练功房见证了她的蜕变。2017年拜师梅派传人李胜素后,她将《贵妃醉酒》中海岛冰轮的醉态身段反复琢磨,为精准呈现杨玉环的微醺神态,甚至在家对着镜子练习了上百次醉酒步态。
二、传统基因的现代表达
在传承梅派典雅端庄的基础上,李婷婷不断探索京剧的当代表达。2021年新编戏《梅兰芳华》中,她创造性地将水袖功与现代舞结合,用六尺水袖演绎民国女性的觉醒之路。这种突破并非刻意求新,正如她所说:传统程式就像骨架,我们要注入新时代的血肉。
代表作《洛神》的创作过程最能体现她的艺术追求。为塑造宓妃的仙姿,她三次赴洛阳考察魏晋服饰,将壁画中的披帛造型融入戏服设计。舞台上的凌波微步经过改良,既保持圆场功的稳,又增添云步的飘,配合干冰营造的烟雾效果,真正达到了翩若惊鸿的意境。
三、青春力量的文化担当
在短视频平台,李婷婷的账号婷婷戏语拥有80万粉丝。她用京剧手势解锁古风拍照等创意内容,让年轻网友发现:原来兰花指可以这样时尚。疫情期间,她发起云上戏台直播,单场观看量突破200万人次,评论区满屏的再来一段让人看到传统艺术的勃勃生机。
这位25岁的京剧演员始终记得师父的教诲:角儿不是捧出来的,是戏迷拿脚投票选出来的。每周日的社区公益演出,总能看到她的身影。当看到胡同里追逐打闹的孩童跟着她学起云手,李婷婷眼中泛起笑意——这正是她坚守的意义。
长安大戏院的幕布再次拉开,李婷婷扮演的虞姬正在演绎劝君王的经典唱段。灯光下,她头戴如意冠的身影纤长挺拔,那传承百年的声腔穿越时空,在年轻一代的演绎中愈发清亮。或许,这就是京剧艺术生生不息的密码:既有老戏骨的风骨,又有新青年的热血,在守正创新中续写千年传奇。
(配图建议:1.李婷婷《贵妃醉酒》舞台定妆照2.练功房压腿练功实拍3.社区教儿童学戏互动场景4.《洛神》水中起舞剧照5.短视频平台直播画面截图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