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味常州推开这些古色古香的门头遇见百年戏曲的活态传承
【寻味常州】推开这些古色古香的门头遇见百年戏曲的活态传承
笃笃锵——青果巷深处的木格窗棂透出婉转的戏腔,伴着三弦与板鼓的韵律,引得游人纷纷驻足。在常州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古城里,戏曲不仅活在剧院舞台,更藏匿于街巷间的老店铺中。跟着笔者实地探访,带您寻觅那些浸润着吴侬软语的戏曲文化空间。
**青果巷里的时光胶囊:梨园阁**
推开挂着铜铃的雕花木门,老茶客们正围坐在八仙桌前。店主周老伯祖上三代经营戏装,玻璃柜里陈列的绣花云肩在暖黄灯光下泛着柔光。这件牡丹纹的帔,是当年锡剧名角王兰英穿过的样式。周老伯轻抚着缎面上细密的针脚,每个褶皱都藏着故事。临窗的货架上,整排竹制戏盔与珠钗头面在微风中轻响,恍惚间仿佛听见了旧时戏班的开台锣鼓。
**南大街的戏曲杂货铺:霓裳记**
转进车水马龙的南大街,二楼飘着霓裳记的布招子。这里像是戏曲周边博物馆,玻璃橱里码着民国时期的戏单,墙上挂着修复过的老胡琴。最特别的是角落里的定制服务,店主小陈能根据客人哼唱的选段,现场设计专属的戏文折扇。上周有位客人拿着太奶奶的手抄本,我们复刻了《珍珠塔》的工尺谱作扇面。说话间,她手中勾线的狼毫在绢面上游走,墨香混着檀香在空气里氤氲。
**西瀛里的夜间剧场:弄堂书场**
当暮色爬上明城墙,西瀛里弄堂亮起灯笼。拐角处的书场茶楼正上演评弹雅集,八仙桌旁散坐着嗑瓜子的老街坊。柜台后整面墙的玻璃罐里,陈皮话梅与梨膏糖挨着戏曲脸谱模具。听完《玉蜻蜓》选段,带包锡剧名家签名的薄荷粽子糖回去,最是应景。老板娘递来的牛皮纸袋上,还印着梅兰芳在常州演出的老照片。
寻访这些店铺时,常能遇见手持戏票的年轻人与白发票友擦肩。在双桂坊美食街转角,新开的戏文咖啡将拿铁拉花做成水袖造型;红梅公园对面的文创店,戏曲元素笔记本与蓝牙音箱摆满货架。传统与时尚的碰撞间,百年戏韵正以新的姿态流淌在常州人的日常里。
Tips:
1.梨园阁每月首个周六有戏曲妆造体验
2.霓裳记支持线上定制戏曲文创
3.西瀛里书场需提前预约保留座位
(本文探店信息截止2023年9月,具体以各店铺公告为准)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