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幕拉开天地宽——这些戏曲剧目何以撑起千年华夏的磅礴气象?

大幕拉开天地宽——这些戏曲剧目何以撑起千年华夏的磅礴气象?

在中国戏曲的浩瀚星河中,总有些剧目如北斗七星般璀璨夺目。它们或金戈铁马气吞山河,或霓裳羽衣铺天盖地,在方寸舞台间演绎着天地洪荒的壮丽诗篇。当帷幕升起,那些流淌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、忠孝大义,便随着铿锵锣鼓扑面而来。

一、金戈铁马入戏来

京剧《长坂坡》的虎啸龙吟,在舞台中央垒起十米高的战车高台。赵子龙单骑救主的马蹄声与十二面战鼓同频共振,当银枪挑落曹军大纛的瞬间,二十八面靠旗猎猎翻飞,百万大军的气势竟在七丈戏台上迸发。这种以虚写实的东方美学,让英国戏剧家彼得·布鲁克惊叹:中国戏曲用一桌二椅就搬来了整座江山。

昆曲《单刀会》的江面会盟,周仓挥动丈八青龙偃月刀,刀光如雪中忽见十二艨艟战船破浪而来。老生念白这也不是江水,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,让三尺红氍毹化作浩荡长江。这种诗化的空间建构,恰似南宋马远笔下的一角山水,留白处尽是惊涛骇浪。

二、霓裳羽衣动九重

粤剧《帝女花》的宫闱盛景,运用岭南独有的三进三出舞台装置。当长平公主大婚的仪仗次第展开,九层叠帐次第垂落,八百盏宫灯映照着百鸟朝凤的刺绣幔帐。这般富丽堂皇,让1957年在广州观剧的梅兰芳感叹:岭南戏班的排场,真真是皇家气度。

川剧《白蛇传》的水漫金山,独创变火踢慧眼等绝技。十八张条桌叠成雷峰塔,白娘子甩出的二十米白绫如银河倒泻,青蛇的九尺长枪搅动满台飞水。这般惊心动魄的场面,令法国导演阿兰·马扎克在里昂戏剧节上直呼:这是东方的魔幻现实主义。

三、忠魂浩气贯长虹

豫剧《程婴救孤》的托孤大戏,运用豫西调特有的悲怆唱腔。当十六位武士手持丈二画戟列阵,程婴怀抱婴儿在刀林中穿行,血书白幡迎风怒展。这般惨烈悲壮,让陈凯歌在改编电影时坚持保留戏曲程式:这才是华夏文明的筋骨所在。

秦腔《火焰驹》的千里救主,独创马踏飞燕的程式身段。当艾千手持火焰驹缰绳,在十二面旌旗间腾挪翻转,四十名龙套齐声吼出挣破天的帮腔。这般苍凉雄浑,让张艺谋在排演《图兰朵》时特意请教秦腔老艺人:要的就是这股子西北的野性。

从汉唐百戏到宋元杂剧,从明清传奇到当代新编,中国戏曲始终在用最写意的语言讲述最磅礴的故事。当《赵氏孤儿》的义薄云天遇见《杨门女将》的巾帼豪情,当《牡丹亭》的生死至情碰撞《曹操与杨修》的智谋对决,这些镌刻着民族记忆的宏大叙事,仍在今天的舞台上续写着不朽传奇。走进剧场吧,那里有整个华夏文明的气象万千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