憋住别笑!这些戏曲包袱比相声还密

憋住别笑!这些戏曲包袱比相声还密

各位看官您坐稳喽!今儿咱不聊那些正襟危坐的《霸王别姬》,专拣戏台子上那些让人笑岔气的奇葩戏曲说道说道。您可甭小瞧了老祖宗的幽默细胞,他们整活的功夫,可比现在短视频里的段子手高级多了。

一、川剧《滚灯》——顶着油灯翻跟头

要说川剧里的绝活,可不只有变脸。成都老戏迷都晓得,丑角戏《滚灯》才是真绝活。剧情简单得很:赌鬼丈夫被媳妇罚顶油灯,可这灯愣是能顶着在长凳底下钻十八个来回,灯油不洒火苗不灭。您瞅那演员缩骨弓腰的架势,活像只烫了屁股的猴儿,偏生嘴里还要唱贤妻莫要气冲天,为夫改过定从良,配上川话特有的诙谐腔调,台下观众早就笑倒一片。

二、豫剧《七品芝麻官》——官场现形记

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!唐成县令这句经典台词,河南老乡们能学得惟妙惟肖。您别看他乌纱帽歪戴、八字步乱踩,审起案子来那叫一个鸡飞狗跳。特别是当诰命夫人撒泼打滚时,县令大人蹲在太师椅上扯着嗓子喊你大胆!,活脱脱一副市井老娘们吵架的架势,哪还有半点官威?这出戏在七十年代可是万人空巷,老百姓就爱看青天大老爷出洋相。

三、黄梅戏《打猪草》——乡村爱情喜剧

谁说谈情说爱非得你侬我侬?安庆乡间的《打猪草》就是部古早偶像剧。放牛小子金小毛偷拔了陶家妹子的猪草,被抓现行后急中生智唱起了黄梅调:小女子本姓陶,天天打猪草...您猜怎么着?唱着唱着俩人竟对起山歌来了!那扭捏作态的小女儿情状,配上黄梅戏特有的甜糯腔调,活像两只刚出窝的鹌鹑在斗嘴,直叫人笑出眼泪。

四、昆曲丑角戏——文人的高级黑

别看昆曲端着百戏之祖的架子,丑角们可都是段子手。就说《孽海记·下山》里的小和尚,背着师父偷溜下山,边跑边唱:男有心来女有心,哪怕山高水又深...那抓耳挠腮的猴急样,配上文绉绉的唱词,活脱脱古代版《思凡》。更绝的是《十五贯》里的娄阿鼠,贼眉鼠眼地蹲在条凳上算卦,听到尤葫芦十五贯时,一个倒栽葱从凳底钻出——这手老鼠钻洞的绝活,搁现在都能上《欢乐喜剧人》。

这些老戏骨们深谙寓庄于谐之道,在插科打诨间道尽人间百态。下次要是见着戏台子,您可仔细听听,保不齐能逮着个比脱口秀还精彩的段子。只是切记看戏时莫要喝茶,小心笑喷了可惜一壶好茶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