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百花园,哪一枝最动听?

戏曲百花园,哪一枝最动听?

走进戏曲的百花园,昆曲的水磨腔婉转如江南烟雨,秦腔的慷慨激昂震得黄土高坡簌簌落尘,越剧的吴侬软语能把三伏天的暑气都唱化了。要问哪一枝最动听,就像让牡丹与腊梅比娇艳——各花入各眼,美在人心间。

**水磨腔里藏乾坤**

六百年前的苏州园林里,文人雅士们品着碧螺春,听着咿咿呀呀的昆山腔从雕花窗棂间流淌。杜丽娘游园时那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把少女怀春的百转千回揉进了每个字眼。笛师鼓师在台上暗递眼色,檀板轻敲三下,生生把明朝的月光敲碎在今天的戏台上。这种闲雅整肃,清俊温润的唱法,让昆曲在2001年就戴上了人类口述遗产的桂冠。

**西皮二黄震寰宇**

京城的戏楼里,老茶客捧着紫砂壶眯眼打拍子。梅兰芳踩着跷功出场时,满堂喝彩能把屋顶掀翻。《贵妃醉酒》里那句海岛冰轮初转腾,每个字都像在琉璃瓦上滚过的玉珠子。京剧讲究千斤话白四两唱,可那西皮流水的明快,二黄慢板的深沉,配上十三道大辙的韵脚,硬是把汉语的音韵美唱成了看得见的山水画。

**黄梅调里稻花香**

长江边的打谷场上,晚风送来栀子花香。严凤英清亮的嗓音一起,插秧的汉子们忘了腰酸,纳鞋底的婆娘们停了针线。《天仙配》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一出口,连田埂上的老黄牛都支棱起耳朵。这种带着泥土香的唱腔,把采茶调唱进了中南海,让黄梅戏从草台班子一路唱到了金唱片奖。

梆子戏里的人生如浪打浪,川剧的变脸比翻书还快,粤剧的南音能唱出荔枝湾的月色。戏曲的妙处,恰在隔山不同调,过水别样音。当年谭鑫培的唱腔灌成唱片,惊得慈禧连声说这猴崽子把魂儿都留在黑胶里了。而今戏迷们捧着手机听跨年戏曲晚会,何尝不是在古韵里寻自己的精神原乡?要说哪出戏最动听,不妨翻开中国戏曲地图,三百多个剧种等着与你邂逅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