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歌比赛中的戏曲门道:这六大门派你分得清吗?

唱歌比赛中的戏曲门道:这六大门派你分得清吗?

每逢歌唱类选秀节目,总有几个选手凭借戏曲唱段惊艳全场。但您知道吗?戏曲在舞台上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咿咿呀呀,不同剧种在比赛中展现的杀手锏可谓各显神通。

**【京剧:功夫在声外】**

去年《天籁之声》总冠军王芳以一段《贵妃醉酒》技惊四座,真正懂行的评委都看出门道:云手要圆润似抱月,卧鱼要轻盈如蝶落。这种唱念做打四位一体的表演,往往让选手在才艺展示环节占尽先机。但要注意,身段不到位,反而容易露怯。

**【昆曲:水磨腔见真章】**

苏州小百花剧团出身的李梦瑶参加《中国好声音》时,一曲《牡丹亭·游园》让导师集体转身。昆曲特有的水磨腔讲究气若游丝却字字珠玑,这对选手的气息控制堪称魔鬼训练。曾有评委笑称:能完整唱完《长生殿》选段不换气,可以直接保送决赛。

**【越剧:书生小姐的恋爱指南】**

浙江卫视《越战越勇》的选手张倩,每次登台必穿亲手绣制的戏服。《梁祝·楼台会》的唱腔缠绵悱恻,需要选手真假声转换如丝绸般顺滑。有趣的是,近年来越剧小生反串在比赛中屡创高分,女扮男装的飒爽英姿总能赢得观众喝彩。

**【黄梅戏:田间地头的金嗓子】**

来自安庆的农民工歌手陈强,在《星光大道》用《女驸马》斩获周冠军。黄梅戏的山野气最考验选手的嗓音本钱,那种带着泥土芬芳的亮嗓,可不是科班训练能模仿的。但要注意方言发音,曾有选手把路遇大姐唱成漏雨大姐,闹出笑话。

**【豫剧:中原大地的重金属】**

河南卫视《梨园春》擂主王小虎,靠《程婴救孤》中长达两分钟不间断的喷口绝技一战成名。豫剧的梆子声腔要求演员丹田发力,这对习惯用麦克风的现代歌手着实是个挑战。不过一旦掌握诀窍,那种穿云裂帛的爆发力绝对震撼全场。

**【评剧:说唱艺术的前世今生】**

北京戏曲学院研究生赵敏在《歌手》踢馆赛中,将《花为媒》改编成流行版引发热议。评剧特有的说唱结合最考验选手的节奏感,既要保持口语化的亲切,又要兼顾旋律的优美。有制作人透露,这类跨界改编最容易引发网络传播。

从央视青歌赛到短视频平台的全民K歌挑战,戏曲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焕生机。下次当您看到选手开嗓唱戏,不妨细细品味:那婉转的拖腔里藏着几百年的功夫,每个身段都凝结着传统文化的密码。正所谓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些坚持传承的年轻人,正在用最潮的方式讲述最古老的中国故事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