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戏讯这周好戏连台这些园子可别错过!

【京城戏讯】这周好戏连台这些园子可别错过!

暑气未消,长安大戏院门口已支起红灯笼。挎着单反相机的年轻人与摇着蒲扇的老票友在检票口擦肩而过——这周的北京戏曲舞台,正上演着新老交融的热闹景象。

**前门鲜鱼口**的广德楼戏园子,北方昆曲剧院带着全本《牡丹亭》驻场。杜丽娘的水袖拂过雕花木栏,六百年的古戏台与当代全息投影技术奇妙融合。每晚上演前半小时,梳着丸子头的导赏员都会举着小喇叭,给年轻观众拆解戏词里的迤逗与没揣。散场时别急着走,西侧回廊的文创摊子上,昆曲脸谱咖啡拉花正冒着热气。

若想寻个更市井的去处,**天桥艺术中心**的小剧场藏着惊喜。中国评剧院新编《胡同里的牡丹》,把经典《花为媒》的故事搬进了南城大杂院。台上磨剪子的吆喝声与台下观众的应和连成一片,中场休息时,演员捧着竹筐给观众发老北京酸梅汤,玻璃瓶上印着二维码,扫开竟是主演的唱段彩蛋。

京剧票友这周得赶场。**梅兰芳大剧院**周五的《四郎探母》堪称顶配:李派老生与梅派青衣的组合本就难得,更有琴师带着光绪年间的老胡琴亮相。周六的清音会别具匠心,舞台撤去幕布,乐池升到台前,看琴师如何用一把月琴带出《夜深沉》的千回百转。

曲艺爱好者可直奔**老舍茶馆**。周四晚的京味儿曲艺专场藏着彩蛋:单弦名家张蕴华要唱新编的《中轴线漫游记》,七十二个哎呦的贯口里,藏着从钟鼓楼到永定门的古今对话。二楼雅座提前三天就订满了,不过站在楼梯转角处,倒能瞧见鼓师飞旋的键子。

**贴士**:

1.广德楼《牡丹亭》演至子夜,地铁末班车前记得预留打车时间

2.天桥剧场周边正在修路,建议从福长街五条绕行

3.老戏迷可关注各剧院票房,常有意想不到的当日退票

4.带孩子的家长不妨先去正乙祠戏楼,那儿有专门的手绘脸谱工坊

胡同深处的梆子声又响了,这周的京城戏台,比那什刹海的荷花还热闹三分。您且挑个合眼缘的园子,别忘了进门时跟检票的师傅道声辛苦,保不齐就能换来后台特供的戏单子——那上头,可印着角儿们手写的戏词呢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