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寻宝地图这五家藏身胡同的戏曲手办店,老戏迷进去就挪不动腿
【京城寻宝地图】这五家藏身胡同的戏曲手办店,老戏迷进去就挪不动腿
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木门,檀香混着油彩味扑面而来。在798艺术区某个拐角,我撞见了满墙的杨贵妃——不是画中人,而是上百个巴掌大小的戏曲手办,云鬓霞帔在射灯下泛着珍珠光泽。北京城的戏曲手办收藏热,正悄然从线上蔓延到实体店铺,今天就带大家探访那些让90后戏迷和00后国潮党都走不动道的宝藏店铺。
**前门大栅栏的霓裳阁**,门脸儿不过三米宽,却藏着半部京剧史。店主是位退休的盔头师傅,柜台上永远摆着未完工的凤冠。这里的镇店之宝当属关公战秦琼场景手办,青龙偃月刀上的龙鳞全用景泰蓝掐丝工艺,预订得排三个月队。常有票友在这儿一坐就是半天,边盘核桃边听老爷子讲当年梅兰芳定做点翠头面的故事。
转过国子监胡同,**798艺术区的戏精研究所**主打反差萌。你能找到穿着Supreme的Q版穆桂英,或是戴着VR眼镜的数码版美猴王。最绝的是他们与中央美院合作的生旦净末丑盲盒系列,丑角手办的机关藏在翘起的胡子里,轻轻一按就会弹出迷你折扇,上面印着《西厢记》的经典唱词。
南锣鼓巷深处的**梨园小筑**堪称戏曲手办界的深夜食堂。每晚七点准时亮起红灯笼,店主会用投影在砖墙上放《锁麟囊》选段。这里的特色是古法绢人手办,虞姬自刎的瞬间被定格成飘动的衣袂,用放大镜能看到裙角刺绣的二百三十七针梅花纹。常有年轻人带着爷爷奶奶来寻戏,结果老人家比孙子买得还欢。
要说淘宝好去处,潘家园旧货市场二楼的**拾遗斋**绝对值得蹲守。上周刚有藏家在这里翻出1978年制的泥塑《白蛇传》残件,虽然断了一截水袖,但许仙惊慌失措的表情惟妙惟肖。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90后,总能把上世纪的老戏单、搪瓷缸和现代手办混搭出奇妙CP感。
国贸三期地下一层的**新国潮驿站**则刷新了人们对戏曲手办的认知。全息投影的《牡丹亭》手办会随温度变化呈现不同妆容,杜丽娘的披帛用液态金属制成,轻轻摇晃就像水袖在飘。隔壁咖啡厅还推出霸王别姬拉花拿铁,喝到最后,虞姬的脸会慢慢融成心形奶泡。
从杨梅竹斜街到首钢园,这些散落京城的戏曲手办店像一颗颗文化胶囊。00后coser在这里寻找灵感,老票友对着微缩的戏台唏嘘,外国游客举着手机拍vlog惊叹连连。下次听见胡同里传来西皮二黄,别急着走——说不定转角就藏着个会唱《贵妃醉酒》的Q版杨玉环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