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戏曲迷的淘书地图:这几处老书铺藏着梨园春秋

【京城戏曲迷的淘书地图:这几处老书铺藏着梨园春秋】

您往琉璃厂西街走两步,拐角那家铺子准有您要的《牡丹亭》老本子。在杨梅竹斜街的茶摊上,老票友张先生压着茶碗盖向我比划。作为在胡同里听了三十年戏的老北京,他这番话让我对京城戏曲书籍的寻访有了方向。

穿过朱漆斑驳的牌楼,中国书店的雕花木门吱呀作响。二楼古籍部的玻璃柜里,民国三十七年印制的《京剧汇编》静静躺着,书页间的油墨香裹着时光沉淀的檀木味。穿灰布衫的店员小心取出线装本,这是程砚秋先生当年校订的本子,您看这工尺谱标注得多精细。说话间,隔壁茶室飘来胡琴试音的声响,恍若置身戏班后台。

前门大街的劝业场旧址藏着处秘境——正乙祠戏楼书局。踩着咯吱作响的木质旋梯登上三楼,整面墙的戏曲典籍按生旦净末丑分类码放。最妙是每月初七开锣前,掌柜会取出珍藏的戏单供人翻阅,泛黄的宣纸上吉祥戏院戊戌年封箱戏的朱砂印仍鲜亮如初。我在此觅得1957年人民文学版的《关汉卿戏曲集》,扉页竟有田汉先生的铅笔批注。

要说淘绝版书的好去处,还得起大早逛潘家园鬼市。天蒙蒙亮时,戴毡帽的老书商刚支起帆布摊,眼尖的戏迷已围作一圈。上回我花八十元淘到套残缺的《昇平署档案》,虽缺了第三册,但内页梅兰芳亲笔勾画的贵妃醉酒身段图就值回票价。摊主见我识货,神秘兮兮从帆布袋底摸出本油印的《裘派花脸唱腔集》,这可是裘盛戎先生关门弟子誊抄的孤本。

新派书店也有惊喜。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的戏曲专架,最新上架的《京剧声腔研究》旁摆着二维码,扫码能听著者亲授的西皮流水唱段。库布里克书店则把《霸王别姬》电影分镜图册与汤显祖全集并置,穿汉服的店员正给年轻人讲解游园惊梦的昆腔转调。

临了提醒您:买戏曲古籍务必看出版社。人民戏剧出版社的老版本权威,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丛书校注详尽,遇上上海古籍的影印本可别犹豫。若是见着盖富连成红印的册子,那定是科班流出的宝贝。

暮色中的湖广会馆戏楼又响起锣鼓点,我抱着新得的《梅兰芳舞台艺术》往胡同深处走去。槐花落在书脊烫金的题签上,恰似名角儿谢幕时撒向台前的纸片雨。这京城梨园百年风韵,原来都藏在泛黄的书页间等着知音人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