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哥的镜头里,藏着一座百年戏台

表哥的镜头里,藏着一座百年戏台

表哥的微信头像突然换成了半张油彩脸谱,我正纳闷,家族群里炸开了锅——他辞去城里的程序员工作,扛着三脚架回了闽南老家。

那是个蝉鸣聒噪的午后。推开老宅斑驳的木门,表哥正蹲在石榴树下擦拭镜头,石板地上散落着几本泛黄的曲谱。镜头对准的,是檐角褪色的滴水兽,那些曾见证过百年锣鼓声的石雕,此刻在取景框里泛着温润的光。

在晋江的深巷里,表哥找到了最后的高甲戏班。78岁的林阿伯说起《陈三五娘》时,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活了过来,在空中勾出旦角的水袖弧线。拍摄第一天,老戏台年久失修的木板在梅雨季发了霉,表哥愣是带着剧组小伙子们连夜刨出三车朽木,清晨五点的薄雾里,锯木声惊飞了檐下的家燕。

最难忘那个暴雨夜。拍《管甫送》的水战戏时,人工降雨系统突然故障,老艺人们踩着湿滑的戏台照常开嗓。表哥把外套罩在摄影机上,自己淋得透湿。监视器里,旦角甩出的水袖与真实的雨丝纠缠不清,竟成就了最动人的长镜头。

杀青那天,老鼓师把祖传的檀板塞给表哥。现在这部纪录片在海外影展拿了奖,但表哥最得意的,是村里年轻人开始围着林阿伯学傀儡丑的身段。上周视频网站弹幕飘过一句:原来我太奶奶天天哼的是这个调,表哥盯着这条弹幕,在剪辑室红了眼眶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