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哥镜头里的江湖:一个90后的戏曲复兴实验
表哥镜头里的江湖:一个90后的戏曲复兴实验
周末回老宅收拾杂物,在阁楼落灰的樟木箱底翻出盘老式录像带。画面里,表哥举着DV机追着戏台转,镜头晃得人头晕,却清清楚楚录下了县剧团最后一场全本《白蛇传》。那是2012年夏天,表哥用三个月伙食费换了台二手摄像机,从此走上一条家人眼中的歧途。
一、少年戏痴的觉醒
表哥打小就是戏园子里的异类。当我们在台下偷啃瓜子时,他总趴在台口看武生勒头;当大人们打着哈欠等谢幕,他却追着卸妆的老生问髯口有几斤重。十五岁那年,他跟着草台班子跑了三天三夜,回来时书包里塞着半本泛黄的《牡丹亭》工尺谱,校服上沾满各色油彩。
真正让他抄起摄像机的,是县剧团解散前的告别演出。那天他拍下武旦老师傅最后一次扎靠,牛皮扎巾在镜头里勒出深深沟壑。散场时,老琴师把用了四十年的月琴塞给他:小子,给咱们留个影吧。
二、镜头里的非遗密码
在皖南某座即将拆除的古戏台,表哥拍到过最魔幻的场景。暴雨突至,七旬老艺人仍在台上一板一眼唱着《钟馗嫁妹》,台下唯一的观众是屋檐滴水的摄像机。雨水顺着褪色的出将入相帘幕淌成溪流,把朱漆斑驳的地板泡出青苔的腥气。
为捕捉徽剧绝活滚灯,他在祠堂梁上悬了三天三夜。镜头最终记录下这样的画面:烛火在青瓷碗中纹丝不动,而顶灯武丑的脊椎弯成不可思议的弧度,汗珠顺着背肌滚落,在油灯映照下宛如流动的琥珀。
三、新瓶旧酒的碰撞实验
去年清明,表哥把《目连救母》拍成了竖屏短剧。地狱变相图中的鬼卒戴着抖音特效面具,孟兰盆会的施食仪式用航拍呈现。最绝的是目连僧的锡杖,被他替换成自拍杆,108场地狱穿梭化作108个15秒短视频。
在绍兴某座明清戏楼,我们见证了他最疯狂的尝试:用AR技术复原早已失传的堆罗汉绝技。当虚拟的三十六罗汉在现实戏台上叠出九层人塔时,台下举着手机的老戏迷们,眼角都泛着水光。
今年春节,表哥的账号突破百万粉丝。有网友留言:原来戏曲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。他回复时总爱引用《邯郸记》里的句子:忽忽春深,便如驰马。在这个注意力速朽的时代,这个固执的拍客仍在用镜头追逐那些即将消逝的身影,就像童年时追逐戏台上飘落的翎子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