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妹的戏匣子嗓门儿:一开腔就穿越千年

表妹的戏匣子嗓门儿:一开腔就穿越千年

表姐,你听我这句'海岛冰轮初转腾'可够圆润?表妹林小满举着手机怼到我面前,屏幕里她顶着自制的贵妃醉酒头饰,两根筷子歪歪扭扭插在发髻上。我还没来得及回话,她突然甩开棉布床单改的披帛,咿咿呀呀转起了圈,惊得院里晒太阳的老猫嗷地窜上了枇杷树。

这个总爱在家庭群发戏曲片段的丫头,今年刚满十九。要说她的本事,得从外婆家那张老榆木八仙桌说起。那年清明家宴,小满扒着饭粒突然冒出一嗓子纯正河北梆子:尊厅长休要怒气发——惊得三舅公的假牙都掉进了甜汤碗。后来才知道,这丫头刷短视频时迷上了老戏,愣是跟着手机里模糊的录像带学成了十三省戏腔。

上周日我去她家借蒸笼,刚推开院门就撞见奇景:晾衣绳上飘着改良版京剧靠旗,晾衣夹夹着越剧水袖,水泥地上用粉笔画着豫剧的台步九宫格。小满正举着外婆的擀面杖当马鞭,踩着梆子戏的锣鼓点满院子转圈。看见我来,她抹了把汗就开腔:姐姐且听这段黄梅调——树上的鸟儿成双对~尾音打着旋儿飘过邻居家的葡萄架,惊起一群扑棱棱的麻雀。

最绝的是上个月社区戏曲汇演。原定的老票友崴了脚,小满临时顶包。只见她借来居委会大妈的绛红缎子被面当斗篷,抓把锅底灰描了剑眉,踩着奶奶的千层底布鞋就上了台。从昆曲《牡丹亭》到秦腔《三滴血》,二十多种唱腔轮番上阵。台下嗑瓜子的大爷张大嘴忘了合,居委会主任激动得把保温杯都拍扁了。

这丫头现在成了街坊四邻的移动戏台。菜场卖豆腐的刘婶总逗她:小满来段评剧,这斤豆腐白送!快递站王叔新买了蓝牙音箱,头件事就是求她录段京剧当提示音。就连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头,都开始跟着她学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。

那天我问她怎么记住这么多戏词,她正往笔记本上抄莆仙戏的工尺谱,头也不抬:您瞧见我家腌咸菜的陶瓮没?每学会一出戏,我就往里扔粒红豆。等红豆漫到瓮口,我就背着这些戏去江南找真正的戏台。说着又哼起新学的歌仔戏,窗外的夕照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,恍惚间竟像极了古画里甩着水袖的伶人。

此刻手机又震,是小满发来的新视频:她蹲在护城河边,就着洗衣妇的棒槌声唱起了杭剧。涟漪荡开的水纹映在她眸子里,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。这丫头怕是真把千年戏曲魂揉进了骨血里,要不怎么每次开嗓,都让人听见时光裂缝里的玉佩叮当?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