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冬雨:电影里的青衣刀马,银幕外的戏曲魂
周冬雨:电影里的青衣刀马,银幕外的戏曲魂
在《宫锁沉香》的片场,周冬雨第一次穿上三寸厚的戏曲厚底靴时,一个踉跄差点摔倒。这个意外插曲却让她对戏曲演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——原来那些看似行云流水的水袖功夫,需要把数公斤重的行头化为无形。从那一刻起,这位90后影后开始用电影镜头书写着自己的梨园情缘。
一、光影中的戏曲基因
在张艺谋执导的《山楂树之恋》里,静秋清唱样板戏的片段成为全片最动人的场景。当时年仅18岁的周冬雨,用略带青涩的嗓音哼唱《都有一颗红亮的心》,将文革时期少女的纯真与压抑演绎得浑然天成。这个看似随意的细节,实则暗藏导演的匠心:用戏曲唱段串联起时代记忆与人物的精神世界。
《七月与安生》中,周冬雨饰演的安生在KTV里即兴表演京剧《贵妃醉酒》,醉眼迷离间将杨贵妃的哀怨与当代都市女性的迷茫完美叠合。这场戏的唱腔并非后期配音,而是她在京剧老师指导下苦练三个月的成果。当水袖甩出的刹那,监视器后的曾国祥都忍不住鼓掌:她把程派唱腔的幽咽婉转,转化成了现代人的情感密码。
二、跨界舞台的破圈尝试
在综艺《国家宝藏》的舞台上,周冬雨化身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天女。编导别出心裁地将敦煌曲谱《倾杯乐》与现代舞蹈融合,她手持阮咸旋转起舞时,裙裾飞扬间既有敦煌壁画的古韵,又带着当代艺术的先锋感。这种跨越千年的对话,让她在戏曲综艺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。
与王珮瑜合作的《瑜你台上见》特别节目中,周冬雨尝试了《游龙戏凤》中的李凤姐。当她用吴侬软语念出军爷做事理太差时,京剧大师连连惊叹:她的眼神里有老戏骨才有的'范儿',这不是演出来的,是骨子里的灵气。
三、新世代的戏曲传承
在拍摄《少年的你》期间,周冬雨特意拜访了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。她发现川剧变出个喜怒哀乐的绝活,与电影表演的瞬间情绪转换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这种跨艺术门类的领悟,让她在《千古玦尘》中塑造上古真神时,借鉴了戏曲中以形写神的表现手法。
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时,周冬雨力推戏曲电影《白蛇传·情》。她在评审会上说:当4K镜头捕捉到粤剧演员的指尖微颤时,我看到了传统艺术最动人的生命力。这番话让在场的老艺术家们感慨:年轻演员中终于有人读懂了戏曲的呼吸感。
从胶片到数字时代,周冬雨的戏曲情结如同一条隐秘的丝线,串联起她不同阶段的表演蜕变。当记者问及为何钟情戏曲时,她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:在横店拍古装戏时,我常看见老戏曲演员在天没亮就练功。他们的影子投在宫墙上,像皮影戏一样美。或许从那时起,我就想把这种美留在电影里。这种将传统融入当代的自觉,恰是新生代演员最珍贵的文化自觉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