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汝俊:梨园新韵的执灯人
吴汝俊:梨园新韵的执灯人
暮春时节的北京陶然亭公园,总有三五戏迷对着碧波吊嗓,一段清亮的海岛冰轮初转腾飘过水面,惊起几尾游鱼。这些沉醉于京剧唱腔的票友或许不知,他们吟唱的《贵妃醉酒》唱段,正出自一位当代京剧改革者之手——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吴汝俊。
**梅花香自苦寒来**
1963年,金陵城一户梨园世家的啼哭声揭开了传奇的序幕。吴汝俊在胡琴声与皮黄腔中长大,九岁操琴,十五岁登台,二十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。在戏曲最高学府里,这个清秀少年白天研习传统曲牌,夜晚则伏案重写工尺谱。他总说:传统不是标本,要像古树发新芽般活着。
**霓裳重谱惊四海**
1990年代的东京国立剧场,当吴汝俊以男旦之姿重现杨玉环时,东瀛观众惊为天人。他改良的吴氏青衣唱腔,在传统程派幽咽婉转中融入昆腔水磨调,月琴与电子合成器同奏,汉唐水袖与现代追光共舞。日本《朝日新闻》惊叹:梅兰芳的魂魄穿越时空而来!
**薪火相传育新苗**
在中国戏曲学院的讲台上,吴汝俊总爱把京胡比作接力棒。他首创的情境教学法让课堂变身舞台:学生扮演张生崔莺莺,他即兴操琴伴奏;排演《则天女皇》时,亲自示范如何用眼神展现女皇威仪。青年演员王梦婷回忆:先生教我们,传统戏要演骨,新编戏要传神。
从长安大戏院到纽约林肯中心,吴汝俊带着新京剧走遍五大洲。当被问及改革秘诀,这位梨园行者抚摸着伴随半生的京胡笑道:传统是根,创新是翼,守住魂才能飞得远。如今,他创办的吴汝俊京剧艺术传承中心正培养着新一代戏曲传人,让六百年的皮黄声腔,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异彩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