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戏曲学院小甜甜:传统戏曲里走出的灵气青衣
北京戏曲学院小甜甜:传统戏曲里走出的灵气青衣
北京戏曲学院教学楼的走廊里,总会飘过一缕婉转的戏腔,时而清丽如莺啼,时而哀怨似秋雨。循声望去,总能看到那个穿着素色练功服的姑娘对着墙镜反复推敲身段,衣袂翻飞间,水袖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——她就是被师生们称为小甜甜的2019级京剧表演系学生唐韵。
一、梨园世家的叛逆传承
唐韵出生在天津的京剧世家,祖父是津门有名的武生,父亲则是天津京剧院的司鼓。但最初这个00后女孩并不想继承衣钵,她更向往流行音乐带来的自由表达。转机发生在初三暑假,她无意间在祖父的书房翻到梅兰芳的《舞台生活四十年》,泛黄书页里记录的贵妃醉酒身段图解,突然让她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学密码。
真正改变她的是2018年的校园戏曲节。当看到学姐将《锁麟囊》中薛湘灵的悲喜演绎得丝丝入扣时,唐韵突然明白:戏曲不是老古董,而是流动的情感容器。她瞒着父母报考北京戏曲学院,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,父亲摩挲着通知书上烫金的校徽,眼中有欣慰的泪光。
二、练功房里的较真时光
在北戏的练功房,唐韵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。为练好《天女散花》的长绸功,她每天提前两小时到教室,把两条12米长的绸带绑在横梁上反复练习抛接。有次用力过猛扯断绸带,飞散的丝线挂在她汗湿的鬓角,倒成了同学手机里珍藏的仙女落难图。
程派青衣的水袖功讲究行云流水,唐韵为此独创水杯训练法:在左右手腕各绑300毫升矿泉水,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抖袖、扬袖。同寝室的昆曲班学生打趣:咱们宿舍地面永远湿漉漉的,倒省了拖地。
三、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实验
在2021年的毕业大戏《白蛇传》中,唐韵饰演的小青让观众耳目一新。她把街舞中的身体wave融入盗仙草的武打动作,在保留传统把子功的基础上,展现出更具现代感的肢体语言。谢幕时,台下一位老戏迷激动地说:这丫头把青蛇的野性演活了!
更令人称道的是她参与的跨剧种实验项目《镜中人》。在这部融合京剧、话剧元素的原创作品中,她同时扮演青衣和现代女性两个角色,用传统韵白与当代台词对话,在镜面舞台的折射下,展现出传统戏曲演员在当代社会的身份思考。
如今的唐韵正在准备毕业大戏《牡丹亭》,她将杜丽娘的游园惊梦重新解构,与数字媒体艺术系合作开发全息投影舞台。这个爱喝奶茶也爱听周杰伦的90后姑娘,正用属于这个时代的方式,在古老的戏曲土壤里种出新的花。正如她常说的:传统不是用来供奉的标本,而是需要呼吸的生命体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