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园新蕊:北京戏曲学院小刀马旦小小菲的成长手记

梨园新蕊:北京戏曲学院小刀马旦小小菲的成长手记

清晨五点,北京戏曲学院练功房亮起第一盏灯。水袖破空声中,一个扎着大靠的身影正在走圆场,绣花厚底靴在木地板上踏出清脆的节奏。这就是被京剧系教授们称为小刀马旦的小小菲,年仅19岁却已在校园原创大戏《木兰新传》中担纲主演的戏曲新星。

一、戏校时光:汗水浸润的青春

出生在山西晋剧世家的李晓菲,自幼在戏箱间长大。六岁那年,她在县剧团后台模仿《穆柯寨》的刀马旦身段,被山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偶然发现,当即断言这孩子骨子里带着戏。2015年,12岁的李晓菲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戏曲学院附中,从此与这座戏曲圣殿结下不解之缘。

附中时期的晨功记录本上,密密麻麻记满了李晓菲的加练计划:每天比同学早到半小时练云手,晚走一小时耗腿。在2018年附中教学汇报演出中,她饰演《杨门女将》的杨七娘,靠旗在疾速的鹞子翻身中纹丝不动,这段视频至今仍是京剧系身段教学的示范教材。

二、名师雕琢:传统与创新的碰撞

2019年考入北京戏曲学院本科后,李晓菲拜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门下。李老师独创的三维塑形教学法让她对程式化表演有了全新认知——在《扈家庄》的排练中,李海燕要求她将传统走边与现代舞的呼吸控制相结合,塑造出更具张力的扈三娘形象。

在学院青年戏曲人才孵化计划支持下,李晓菲参与了京剧与多媒体跨界实验剧《镜·界》的创排。该剧将水袖功与全息投影结合,在2021年大学生戏剧节上斩获最佳创新奖。谈及这次尝试,她笑称:投影里的虚拟角色,倒逼我每个动作都要精准到毫米级。

三、破茧成蝶:新生代的戏曲表达

2022年毕业大戏《木兰新传》的创排,成为李晓菲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。编剧系师生根据她的表演特点,将传统花木兰形象融入现代女性意识。那段融汇刀马旦与青衣程式的对镜贴花黄独白戏,被《中国戏剧》杂志评为新世纪戏曲表演的惊艳突破。

如今,已成为北京京剧院签约演员的李晓菲,仍保持着每天回校旁听理论课的习惯。面对戏曲传承者的赞誉,这个爱在练功服上绣小雏菊的姑娘认真地说:我们这代人要做的,是让传统程式长出新的毛细血管。

暮色中的戏曲学院,晚功的锣鼓声再次响起。练功房玻璃上凝结的水汽里,那个旋转的身影依然在寻找着传统与现代的黄金分割点。这或许就是新生代戏曲人最美的模样:既带着科班淬炼出的筋骨,又闪烁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光泽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