锣鼓喧天不开口:那些不靠人声的戏曲绝活
锣鼓喧天不开口:那些不靠人声的戏曲绝活
戏曲舞台不只有婉转唱腔,当锣鼓铙钹齐齐作响,竹笛琵琶声声入耳,一组组纯粹由器乐编织的戏曲艺术同样令人沉醉。这些不依赖人声的戏曲音乐,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门类,用纯粹的音符构建起戏曲艺术的另一重天地。
一、武场戏的兵器交响
京剧《挑滑车》的武打场面中,板鼓领奏的锣鼓经突然提速,鼓点如马蹄疾驰,大锣小钹交替轰鸣,将高宠单枪匹马闯金营的惊险场面烘托得淋漓尽致。这类武场音乐以打击乐为核心,通过鼓师对锣鼓经的即兴发挥,能精确模拟兵器相击、战马嘶鸣等声响效果。
昆曲器乐套曲《将军令》堪称武曲典范。七段式结构中,笛子模拟号角长鸣,琵琶轮指似剑戟交错,当乐曲进行到列阵段落时,十番锣鼓齐鸣,让人仿佛看见千军万马严阵以待的肃杀景象。这种纯器乐套曲既可独立演奏,又能为武戏伴奏,展现着戏曲音乐的深厚底蕴。
二、文场乐的雅集清音
福建南音《八骏马》以洞箫为主奏,四块玉磬轻击,琵琶三弦细语,描绘周穆王八匹神驹的不同神态。这首源自唐代宫廷音乐的器乐曲,保留了横抱琵琶的古老演奏方式,每个音符都透着唐宋遗韵。乐师们奏至骅骝骄段落时,琵琶扫弦如马蹄轻快,洞箫长音似马鸣萧萧,不用一字唱词,已将骏马神采展现无遗。
潮州弦诗乐《寒鸦戏水》展现了南派戏曲音乐的细腻。二弦领奏如鸦鸣枝头,古筝流水般的刮奏描摹出冬日溪涧,当十六板慢速段落转为催板时,各种乐器骤然加速,恰似群鸦振翅掠过水面,在器乐声部此起彼伏的对话中,完成了一幅生动的音画长卷。
三、民间锣鼓的狂欢密码
浙东锣鼓《将军得胜令》在宁波沿海流传了六百年。开场大鼓连击三十六响,唤来喷呐高亢的引子,随后十面锣鼓分层进入,时而模仿海浪拍岸,时而化作将士呐喊。这首为纪念抗倭英雄创作的锣鼓曲,在每年庙会上,数百渔民齐奏此曲,声震海天,将民间记忆化作震耳欲聋的音乐图腾。
西安鼓乐中的行乐《满园春》专为社火巡游创作。笙管笛箫奏出明媚旋律,座鼓敲击固定节奏,乐手们列队行进时,根据街道宽窄即兴变化声部强弱。经过牌楼时笛声高扬,转入小巷则云锣轻点,这种流动的音乐景观,把整座长安城变成了天然的音乐厅。
这些不开口的戏曲音乐,用纯器乐语言构建起完整的情感表达体系。从金戈铁马的武场锣鼓到诗情画意的文场丝竹,从庄严的宫廷雅乐到鲜活的民间吹打,它们证明了中国戏曲音乐不依赖人声同样能自成宇宙。当最后一记锣声消散,那些在器乐中封存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密码,仍在等待着知音人的聆听与破译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