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寻戏老北京人私藏的8处听戏好地方,这份地图请收好

【京城寻戏】老北京人私藏的8处听戏好地方,这份地图请收好

暮色四合时,前门大街的青砖灰瓦间飘来一缕胡琴声。循着这悠扬的调子拐进胡同,你会在某个雕梁画栋的院落前驻足——推开那扇朱漆斑驳的木门,恍然踏进百年前的梨园盛世。作为京城文化活化石的戏曲,在这些地方依然鲜活地生长着。

▶︎正乙祠戏楼|古戏楼里听绝响

藏在西河沿街的这座明代戏楼,藏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质戏台。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到二楼,抬头就能看见藻井上褪色的彩绘。去年重阳节,我在这里听过程派青衣张火丁的《锁麟囊》,当春秋亭的唱词在三百年前的木结构间回响时,连空气里的浮尘都成了时光的注脚。特别提醒:二楼廊座视野最佳,但记得带件薄外套,老建筑冬凉夏暖。

▶︎湖广会馆|吃着豌豆黄听武戏

大栅栏斜对面的湖广会馆,戏台两侧的楹联写着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。这里的武戏最是精彩,上周看的《三岔口》摸黑对打,演员的汗珠子都甩到第一排观众席了。散场后别急着走,后院楚畹堂的京味茶点值得一试,豌豆黄配茉莉香片,甜润刚好解了戏里的刀光剑影。

▶︎长安大戏院|名角儿们的擂台

老戏迷都知道,能在长安连演三天的角儿才算真正立住了。去年谭孝曾在这里连演《定军山》《空城计》《战太平》,票提前半个月就售罄。建议选二楼正中位置,既能看清演员细微表情,又不至于被武生的靠旗扫到。地铁口出来那家京ATaproom的精酿,散戏后喝一杯正好解乏。

▶︎繁星戏剧村|年轻人的戏曲实验室

藏在宣武门内的小剧场常有惊喜。上个月看的实验京剧《麦克白》,把水袖舞和苏格兰悲剧揉得出神入化。剧场门口的文创市集能淘到手绣戏服书签,送给年轻朋友特别合适。周五晚场结束后,编导常会出来和观众聊创作故事。

▶︎老舍茶馆|喝着大碗茶听折子戏

前门西大街的这处四合院,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开场。花68元要壶茉莉双熏,能听四五段经典折子戏。上周三的《闹天宫》演到猴子偷桃时,台下嗑瓜子的声音都停了。提醒带长辈来的朋友:楼梯略陡,腿脚不便的老人家建议选一楼座位。

▶︎国家大剧院|殿堂级的视听盛宴

虽然少了些烟火气,但新编历史剧的首演多在这里。去年看的新版《霸王别姬》,旋转舞台把十面埋伏演绎得惊心动魄。记得提前半小时到,戏剧厅入口处的戏服展柜里,梅兰芳大师的鱼鳞甲真品正在展出。

▶︎颜料会馆|胡同深处的昆曲雅集

青云胡同里的明代会馆,每月最后一个周六有昆曲雅集。坐在回廊下的藤椅上,看笛师调试曲笛,演员对镜描眉,未开演已入戏三分。上次听的《牡丹亭·游园》,杜丽娘的水磨腔擦着六百岁的木雕花窗棂,惊起了梁间燕子。

▶︎天桥艺术中心|新潮戏曲试验田

郭德纲的麒麟剧社常驻这里,他们演的《济公活佛》融入了相声的现挂功夫。小剧场里演员会突然坐到观众席里唱西皮流水,吓得旁边姑娘的爆米花撒了一半。地铁站A口出来那家宫门口馒头,豆包配晚场戏正好。

夜幕下的京城,每个戏台都亮着属于自己的那盏汽灯。当你跟着老票友学喊一声好!,才算真正摸到了这座城市的魂。最近听说吉祥戏院原址重建要开放了,改日约着去瞧瞧?记得穿双舒服的布鞋,这听戏的路,且长着呢。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