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文化小考十出经典戏曲名词猜谜你能答对几个?

【戏曲文化小考】十出经典戏曲名词猜谜你能答对几个?

提起戏曲,您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油彩勾画的脸谱,还是悠扬婉转的唱腔?今天咱们玩个特别的游戏——通过十道线索,猜出对应的戏曲专业术语。您不妨先停下阅读,猜一猜这些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。

第一出:生旦净末丑各领风骚,这个二字词道尽梨园角色分类的玄机。没错,答案就是行当。演员根据性别、年龄、性格被划分为五大类,每类又有细分,比如武生、老旦、花脸等,堪称戏曲舞台的职业指南。

第二出:当锣鼓声急转,台上演员忽然定格成雕塑般的姿态,这个瞬间有个专有名词。您可能想到了——亮相。这个动静转换的刹那,既能突出人物性格,又能为精彩动作做铺垫,是戏曲表演的黄金三秒。

第三出:青衣甩动衣袂如流云飞雪,武生翻腾似蛟龙出海,这种视觉魔法来自四字秘诀。答案正是唱念做打。戏曲四大基本功中,做指身段表演,打是武打动作,两者配合成就了戏曲的视觉盛宴。

第四出:老生髯口轻颤,花旦水袖翻飞,这些随身道具各有讲究。您猜对了,就是行头。从盔头到厚底靴,从玉带到云肩,每件服饰都暗藏人物身份密码。

第五出:西皮二黄声起,板眼分明自成章法,这个音乐体系的名字您一定听过——板式。不同节奏的板式组合,就像戏曲音乐的密码本,指挥着整个乐队的演奏韵律。

第六出:丑角鼻梁上的白豆腐块,关公面如重枣的威严,这些色彩符号有个统称。脸谱二字脱口而出时,您是否注意到每种颜色都对应着忠奸善恶?红色表忠勇,白色显奸诈,黑色寓刚直,堪称戏曲的面部语言。

第七出:当演员踩着鼓点绕场三周,转眼已过万水千山,这种艺术手法叫虚拟。一桌二椅幻化亭台楼阁,马鞭轻扬便是策马奔腾,戏曲用写意手法突破时空限制,比现代VR技术早了数百年。

第八出:唢呐声里旌旗展,四位龙套分立两旁,这场面有个专业术语——排场。从大开门到急急风,不同排场营造出或庄重或紧张的氛围,如同戏曲的视觉标点符号。

第九出:突然拔高的假声唱腔划破夜空,这个演唱技巧名为嘎调。老生唱到激越处骤然翻高八度,既考验演员功力,又瞬间点燃观众情绪,堪称戏曲版的高音炫技。

第十出:最后这道题暗藏文字游戏,三五步走遍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?正是六七人百万雄兵。这两句戏联道出了戏曲写意的精髓,用极简手法展现宏大叙事,堪称东方戏剧美学的灵魂。

您在猜谜过程中对了几个呢?这些看似专业的术语,其实都藏在戏台方寸之间。下回看戏时,不妨留心观察这些戏曲密码,或许能品出更地道的梨园韵味。要是您全猜中了,那可真算得上半个戏迷啦!
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