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神爷爱看什么戏?这些老戏里藏着招财密码
财神爷爱看什么戏?这些老戏里藏着招财密码
每逢新春佳节,家家户户都要把财神画像贴得端正,可您可曾想过,这位掌管人间富贵的神仙,自己最爱看什么样的戏码?在南方某座千年古刹的藏经阁里,一本泛黄的《神祇志异》手抄本泄露了天机——原来财神爷的戏单里,藏着招财纳福的古老智慧。
一、铜钱当道具神仙也痴迷
财神庙前的戏台总比其他地方宽三寸,这可不是匠人失手。老辈人说,财神看戏要带着金蟾、貔貅这些瑞兽同坐,自然需要宽敞些。明代《梨园杂记》记载,正月初五迎财神时演的《财神图》,台上撒的不是纸钱,而是货真价实的铜钱——这铜钱雨正是给财神爷的戏票。
在苏杭一带,至今保留着财神看台必朝东南的规矩。老班主们说,这是按着北斗七星的方位摆的,能让财神看得舒坦。某次某戏班疏忽摆错方向,结果整台戏的铜钹突然哑了音,班主慌忙对着东南方连磕三个响头,乐器才重新响起来。
北方戏班有句行话:武财神的刀,文财神的袍,说的是演财神戏的行头讲究。赵公明要持九节金鞭,比干丞相得穿绣满金钱纹的蟒袍。天津杨柳青年画里,就画着财神看《龙凤呈祥》时,悄悄把戏台上的金元宝塞进自己宝囊的趣事。
二、老戏本里藏着生意经
《赵公明收妖》这出冷门戏,在晋商票号里却是必学剧目。戏中赵大元帅智斗贪心鼠精的情节,被商人们看作风险管控的活教材。徽州盐商会在学徒出师前,必要其背诵剧中金银本是流通物,聚散皆由天理定的唱词。
昆曲《招财进宝》里有段算盘舞,旦角手持三尺长的红木算盘起舞,算珠碰撞声要合着鼓点。老掌柜说这是教人心中有算盘,手下有分寸。苏州观前街的老茶楼,至今保留着立春首演此戏的习俗,茶客们跟着哼唱,仿佛在温习生意经。
川剧《摇钱树》里的变脸绝活别有深意:绿脸表贪、红脸显忠、金脸兆吉。重庆磁器口的商贩们最懂其中门道——开店前必要看这出戏,说是能辨忠奸客。剧中那句铜钱眼里看人心,方孔之中见天道,成了西南商帮的祖训。
三、神仙也挑戏码
江浙沪的财神偏爱婉转的越剧《金玉满堂》,山西的财神却独爱梆子戏《富贵长春》。有年两个戏班在交界处斗戏,结果当地人看见空中两位财神各坐云头,跟着不同曲调打拍子,倒成就了一段文武财神共赏戏的奇谈。
闽南的《财神醉酒》最是有趣,戏中财神醉后撒钱,演员要连续翻十八个跟头接天女散花。泉州商人说这是教人富贵险中求,每年开市必要请这出戏。有次戏班失误少翻了个跟头,班主急中生智加了段醉八仙步法,反被老观众夸更合财神脾性。
岭南的《五路财神》大戏要连演五天,每天请一位财神。开台必唱东南西北中,财运本相通,收尾时五神同台抛元宝。广州十三行的老规矩,新店开张若请全这五路财神戏,可得百年老字号才有的鎏金戏牌。
那些泛黄的老戏本,何尝不是一本本财富密码?当我们看着财神画像上永远喜庆的笑脸,或许该明白:真正的富贵不在香火多旺,而在看懂这些戏里藏着的处世智慧。下次路过戏台,不妨驻足细听,说不定能听出财神爷留在人间的那把金钥匙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