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当顶流遇上犁铧——坤剧新唱背后的文化碰撞
标题:当顶流遇上犁铧——坤剧新唱背后的文化碰撞
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个新鲜词儿——蔡徐坤耕田戏,乍一看以为是某位网友的恶搞P图,仔细扒拉才发现,这届网友玩出了新高度。原来在某档未播出的综艺路透里,蔡徐坤身着改良版短打,手持锄头的造型被截了个动图,就这么在田间地头开唱了。
要说这坤剧新唱的由头,还得从00后粉丝的鬼畜二创说起。某位UP主把《牡丹亭》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剪进爱豆的农耕画面,配上AI换脸的戏曲妆造,生生造出个坤剧流派。评论区里ikun们集体玩梗,管这叫《农你太美》,倒是暗合了当年鸡你太美的经典梗。
这种混搭看似无厘头,细品却透着门道。戏曲行当讲究唱念做打,如今流量明星的舞台不也是讲究唱跳rap篮球么?田间地头的劳作身段,和戏曲程式化的动作倒真有三分神似。有老戏迷打趣道:这锄地要是配上云手,活脱脱现代版《朝阳沟》。
更绝的是网友们的二次创作。B站上已有大神将蔡徐坤的《Hugme》改编成黄梅调,田间对唱的歌词改成锄禾日当午,ikun皆辛苦,播放量愣是破了百万。抖音上新农耕时代tag下,戏腔版的《情人》配上插秧手势舞,让00后戏称这是非遗新传承。
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。梨园行的老前辈们觉得这是糟蹋国粹,可年轻观众反驳说:当年梅兰芳先生不也革新了戏装?更有趣的是,还真有地方剧团嗅到商机,排了出《新青年下乡记》,把爱豆打榜术语融进传统唱词,剧场里坐满了举着应援棒的年轻观众。
这场意外的文化碰撞,倒让人想起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。当Z世代用他们的方式重构传统,或许正暗合了戏曲艺术移步不换形的革新规律。至于蔡徐坤耕田戏到底该叫什么,有网友的评论最精辟:管他叫啥,能让00后主动搜《天仙配》原唱,就是好活!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