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洪春:梨园行里活曹操一开嗓惊动四九城
赵洪春:梨园行里活曹操一开嗓惊动四九城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长安大戏院,锣鼓声骤然停歇。台上那位勾着白脸谱的武花脸一声哇呀呀,震得前排观众茶盏里的水纹直颤。这位能把曹操演活的角儿,正是京城梨园行里人称活曹操的赵洪春。
一、胡同里走出的戏疯子
赵家三代都是前门外的棚匠,偏偏出了赵洪春这个异数。七岁那年跟着父亲去广和楼看《长坂坡》,台上张飞一声断喝,愣是把小洪春震得从条凳上摔了下来。自此,护国寺墙根下总有个半大孩子,踩着积雪对墙练功,把砖墙上的青苔都蹭秃了块。
十七岁拜入富连成世字科,赵洪春成了科班里最肯吃苦的武花脸。寒冬腊月里,别人还在被窝,他已在冰面上翻旋子,摔得满身青紫也要把起霸动作练到分毫不差。出科那天演《芦花荡》,一个张飞踏芦的鹞子翻身,愣是把台毯卷起三尺浪。
二、骨子老戏里的新讲究
赵洪春演曹操,讲究个威中带奸。别人勾白脸总透着股阴鸷,他偏要在眉梢添两笔朱砂红。《战宛城》里见邹氏那场,眼珠子滴溜一转,把曹丞相那点风流心思演得活灵活现,连梅兰芳看了都抚掌叫绝。
八十年代重排《群英会》,老先生在后台跟编剧较真:曹操横槊赋诗,这槊得是白蜡杆包铜皮,重量差半斤味道就没了。道具师傅连夜改制,第二天那杆八尺长槊舞起来虎虎生风,倒真应了对酒当歌的豪迈。
三、传艺不藏私的倔老头
赵家门庭从来不缺求教的后生。有个学生总学不会曹操的三笑,老先生拎着戒尺点拨:头声笑要带三分得意,二声掺着七分算计,末了那声得藏着杀机。说着突然抄起茶碗摔在地上,学生惊得本能后退,这才悟出奸雄的神髓。
如今九旬高龄的赵老,每周雷打不动要去戏校教课。去年大雪封路,愣是让徒弟背着走了二里地。看着孩子们练《战宛城》,老爷子拐杖敲得地板咚咚响:曹孟德败走华容道,那几步踉跄要走出八面威风!
长安大戏院的霓虹依然夜夜璀璨,赵洪春的名字早已刻在京城戏迷心里。从胡同里的追风少年到梨园泰斗,他把六十载光阴酿成了戏台上的千般滋味。当锣鼓声再起,那声穿云裂石的哇呀呀,仍在诉说着一个武花脸对京剧的痴心不改。
声明:内容由网友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